大家晚上好啊,我是刀哥。

大号今天发了一个文章,想起来还有个小号,所以这里再聊聊。


【资料图】

先看看这个政策,两部门发文,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可申请置换贷款、可协商变更合同约定利率水平:

我觉着,最近政策越来越有水平了。以前吧,就是工具箱里找工具,找了半天都是大喇叭,现在终于不拿大喇叭了。其实一直都有工具,就是不愿意拿出来。

但现在,高层终于意识到工具再不拿出来,这事儿可能就无解,于是真的拿出来了。

这对于一些只能购买一套住房的家庭来说,其实还是不错的让利,可以释放出不少资金出来。

特别是,一些上限比较高的地方:

我以我之前合肥的房子举例子,当时我买房用的商贷,是5.8%的利率,正常下限应该是4.65%,如果能调整,利差已经超过1%了。每年能省下不少钱,特别是房子贷款金额很大的情况下,复利加持下,总体利息会少支出不少。

我给你算这个账,其实大家应该都明白。简单说,绝大部分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会降低利息。

这是真正的让利,这是真正的工具箱里的好工具。

所以别愣着了,鼓掌吧。

离岸人民币因为这个消息都开始小幅升值了。

这是真正的利好。明天A股地产板块应该会继续有反馈。

再有就是一个关于首套房商贷首付比例降低到20,二套到30%的政策,也是相当不错:

广东的广州、深圳、东莞都确认了认房不认贷的政策。这个政策其实之前可能是因为限购的问题,就有点流氓。

2021年我卖掉两套二线城市的房子,我们夫妻名下已经无房了。但是因为我们有贷款记录,认房认贷导致我们只能算二套房,但是我们真的一套房子都没有,我们只是想两个二线城市的房子换一个上海一线城市的房子而已,但没办法,我们商业贷款就得是二套,利率是5.5%左右。

后来,因为考虑到利率比较高,且,当时上海比较恶心的三价取最低:

对,就上面这种。我们的房子近600万,但是,三价算下来,我们只能按照330万左右去贷款。剩下的全部都需要现金。

所以,在2021年那会儿,在上海买房,是真的很苦。当时买二手房,基本上都是八成九成的付。我们最终这近600万的房子,就贷款了110万的公积金,连商业贷款我们都没用。是真的没办法。

但如今就会好很多,而且,如果有机会我们确实会考虑再置换一套大房子。比如,把这个房子卖掉以后,假设出来600万,我们就算首套了,理论上我们可以买一个3000万的房子(20%首付的话),但肯定不会这么做。但买个900、1000万的房子,我们还是觉着没啥大问题的。

这样,一定有置换的动力或者去买新房的动力。

所以,整体上我对最近房地产出的很多政策是看好的,起码是重新让地产这个引擎继续启动了。或者说,现在平稳软着陆。特别是针对一线城市这个大招迟迟不放出来,而最近我们看到,慢慢的一线城市的限购一旦取消以后,地产也算着陆了。

如此,四季度数据应该就会好看多了。A股的四季度反弹应该也有一定概率了。

各位晚安。感谢各位点赞在看。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招商银行(SH600036)$ @今日话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