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2023年1季度营收、利润、规模增速都大大低于我的预期,仅有资产质量方面符合我的预期,从平安银行的季报看,我还是对银行2023年1季度经营情况太乐观了,我也考虑到息差会下降,认为能够以量补价,另外,其非息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还有所下降,平安银行的规模增速也就2-4%左右,起不到以量补价的效果。这就导致了其营收负增长,净利润能做到2位数增长还是不容易的。这主要是其资产质量有所企稳,这是个好事。

从平安银行的1季报可以推测出其它股份行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都要大幅降低营收和利润增速预期,至于城商行、农商行可能也需要降低预期,那就等看苏州银行的季报情况吧。

我把平安银行2023年1季报各项数据与2022年、2021年进行了对比,做了个表格,便于比较。如下:


(资料图片)

各项数据已经列表,可以自己比较,我说几个方面:

营收增速负增长,大大低于我的预期,主要原因,息差与去年同期和去年末相比都有所降低,规模增速不高,另外非息收入同比也是减少的,2023年1季度居民消费没有上来,对平安银行的展业是不利的,全年下来,营收和利润应该比2023年1季报展示的数据应该好一些。

总资产、总负责、总贷款、总存款规模增速都不高,与央行公布的1季度货币数据差异较大,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进入2022年以来,股份行在这个方面整体表现的不好。

ROE年化14.38%,比去年还有提高,不错。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1%,比去年末的8.64%提高了0.27个百分点,这个指标不错。

资产质量方面整体保持稳定,不良率1.05%,与2022年末持平,关注率1.75%,比去年末有所降低,拨备覆盖率290.40%,保持稳定。新生不良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逾期不良比也有所降低,其中,房地产方面的不良率也有所降低,整体资产质量有了企稳迹象,遏制住了继续恶化趋势,这是非常好的。

当然其核销的不良贷款还是不少的,这也是平安银行经营的特点,无法改变,其净利差、净息差较高,容易产生一些坏账,今后经济形势好转后其资产质量还有进步的空间。

从股东人数可以看出,1季度末与去年末相比增加了1万多户,筹码明显发散,我看了一下,北上资金持仓倒减少的不多,我估计应该是公募基金减仓造成的。

我们再看一下现在的估值情况,今天收盘价为12.1元,PE(动)4.65,PB0.62,股息率2.36%,估值倒不高,其业绩也应该是今年的低点,股价也已经大幅下跌了,现在再割肉也确实难受,持仓卧倒死扛也是一种办法。等其它银行股的1季报出来后,如果江浙、成渝一带的成长性城商行营收、业绩、规模、资产质量等方面不错,更有性价比,忍痛换股也是一种办法。短期内其“业绩增速下滑+资产质量企稳+机构部分离场”这三个银行股上涨的条件,2个都不具备,想短期内期望其大幅上涨也不现实,可能还有调整的压力,当然也不会有大的调整,毕竟估值已经非常低了。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本人能力有限,分析的也不客观,其它人仅供参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