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电,都是因政策而起,因政策而兴,也必然因政策而衰。


【资料图】

政策反复刺激,导致两层错配,相互纠缠:

第一,需求错配

如果没有刺激,或者弱刺激,需求大体会按照自然增长的规律稳步发展,但由于反复刺激,本来五年的任务,两年就完成 。大家还记得2020年发改委的规划吧,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结果呢,两年就整到30%,有企业喊出2025年要到70%。

需求的集中爆发扭曲了资本市场,大家变得更短视,更饥不择食。中下游资本开支落地快,以极快的速度融资、极快的速度圈地、极快的速度扩产,二级市场也以极快的速度拉高创记录。

这就是过去三年,新能源市场的全部。

第二,资源错配

因为需求错配,导致上、中、下的供需错配严重。中下游的产能快速打出来,但上游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满足这些庞大的供应能力。所以,结果是,产业链价格机制混乱。上游撑死,下游饿死。以光伏的硅料,锂电的锂盐为最。

下游整车和电池给与的资源是最多的;中游材料属于精细化工,资源倾斜也较多;上游能源金属开采资本开支不足。

第三,两种错配相互纠缠

第一阶段,需求错配,导致资源错配。第二极端,资源错配,反过来会抑制需求。第三阶段,需求集中爆发后期,增速下滑,导致供给过剩,又会导致整个产业链过剩。如此反复。

对于这种因政策而起的产业,力度是很难把握的,也必然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但是,刺激政策往往只会带来平庸的过剩产能,优质的产能、稀缺的资源,受限于技术和自然要素,受扭曲的程度会小很多

政策,市场经济的加速器、放大器。

光明的未来

因为没有政策扶持,新能源无法自我成长,所以,政策刺激的扭曲,是这个产业必须经历的阶段。可喜的是,至少在我国,风光电已经可以摆脱政策,靠自身的竞争力,自我循环发展了。并且正如Musk的Master Plan 3规划的那样,新能源是星辰大海,短期虽然镇痛,但长期高枕无忧。

接下来的行动:

1、弱化刺激政策(我理解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政策出牌明显降速)

2、虽然没有明显过剩,但产业链要有自我约束力,回归理性,劣质产能出清

3、资本市场要补链,将更多的资源放到前期资本开支不足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需要冷静地等待,等待市场将扭曲捋顺,再出发。

$宁德时代(SZ300750)$$赣锋锂业(SZ002460)$$阳光电源(SZ30027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