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收盘后,网上传来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新闻:

证券时报的消息源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其实,监管这一动作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内。上周五我的专栏文章《如何看待PMI持续低于荣枯线》的末尾对于货币政策的判断原文如下:

目前看,监管的思路应该和我的预判是一致的。好多粉丝给我留言说:你咋猜得这么准呢。其实,如果大家长期关注银行的报表和宏观经济数据,应该对此次降低存款利率是有所预期的。


(资料图片)

降低存款利率的首要目的是帮助银行稳住净息差。中国银行业已经经历了连续10年的单边降息,特别是2020年开始的3年连续让利降费已经让银行的净息差岌岌可危。我从银保监会拉了一下最近几个季度分类机构的净息差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首先要说明一下,虽然银保监会的信息披露没有明确说明。但是,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里面的净息差都是当年累积的净息差,比如2022年4季度的净息差实际上就是全年的净息差,而不是第四季度单季的净息差。因此,用2023年1季度的数据和2022年4季度的数据比意义不大,主要看同比。

从目前看,除了城商行以外,其它三类银行的净息差同比都有非常明显的下滑。国有大行跌29bps,股份行跌20bps,农商行跌21bps。这里面特别要注意大行和农商行,这两类银行今年第一季度的净息差环比下滑很严重。

前一段时间银行业著名分析师王剑曾经撰文称,1.8%的净息差是银行业一个比较合理的净息差。如果低于这一标准不利于银行处置信用风险和完成资本内源性补充。从表1看目前国有大行和城商行的平均净息差已经远远低于1.8%的水平。

去年的LPR降息的重定价影响并没有完全在一季度释放完,未来贷款利率还会承压1-2个季度。所以,为了稳定净息差只能从负债端想办法。其实,最近大家可以看到很多银行调降存款利率的消息:5月上旬银行刚刚调整了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的利率上限,5月中下旬又有银行合格审慎新版要求出台逼迫中小银行自主压降存款利率。实际上,5月份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是针对去年9月15日大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跟进。而目前网传的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应该是新一波动作。

降低存款利率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将银行里的存款(特别是居民存款)赶出来,去买房,去消费,去买股票。长期跟踪我公众号的粉丝应该很清楚。我国今年的流动性大量淤积在住户存款账户,特别是定期存款中。没有通过消费,投资使得货币从住户账户流向企业账户。直接的表现就是:耐用消费品消费低迷,房地产市场交易低迷,股票市场交易低迷。居民的风险倾向显著趋向保守。

很显然住户存款的大量囤积不利于提振经济,不利于货币在经济体系内的正常流动。所以,此时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的方式让居民觉得无利可图,转而将手头的资金用于投资或消费,最终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

由于目前存款下调利率的细节还未明确,我不方便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评估。大家可以参考我在去年9月份发表的专栏文章《银行迎重磅利好,七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中有过相关的定量分析。

目前我只能毛估估估算一下对于大行和招行的影响。如果此次存款利率下调确实如证券时报报道的那样,那么静态看对于大行和招行未来一年可以让负债总体成本下降约3bps。对应到建行相当于净利息收入增加1/60,约100亿元,带动净利润提升约2%。对于招商银行相当于净利息收入增加1/75,约30亿元带动净利润提升约1.5%。

虽然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银行的净息差尽早触底甚至反弹,带动净利息收入增长和净利润增加。但是,降低存款利率还要看后续是否会有LPR下调。我个人评估认为本月LPR下调的概率不大,后面还要看经济复苏的情况。

另外,即使是单方面降低存款利率属于基本面的利好。但是,股价短期走势更多依赖于资金偏好。去年9月15日降低存款利率后,银行板块走出一波跳水行情。当时,市场的预期是房地产风险会进一步恶化。

当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阶段性最后一次降准降息后,银行整个板块暴涨的行情。比如2014年第四季度。所以,我只能说如果消息确认,大家也要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短期行情不可测,高开不追,走低敢买,长期银特估行情依然看好。

最后以一首仿写的诗为本文作结:

再传存款降利率,初闻喜极泪满眶。

论坛银粉愁何在,意气风发志昂扬。

老农伏枥跨千里,小昭相伴任翱翔。

即从而立奔不惑,新高过后入私行。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建设银行(SH60193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