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上有个梗
不懂医药的外行都在投什么医药股?
(资料图)
答案:长春高新
今天,我们不纠结内行和外行之争,谈谈我一票否决自己投长春高新的逻辑。
看好长春高新的核心逻辑是生长激素作为一种药物,具备着一种消费品的属性,长春高新的产品总是快其它竞争对手8到10年;长春高新历史上的财务数据非常优秀;生长激素的渗透率还很低,未来空间广阔;生长激素新适应症不断拓展;目前的长春高新pe很低,价格很便宜。
生长激素知识普及时间
Q:生长激素有哪几种?有什么区别?A:根据生长激素制剂的形态可分为冻干粉针剂和液态水针剂。天然的生长激素本来就是以液态形势式存在于体液中的。最初,为了解决生长激素长期储存的难题,且同时又受到早期制剂技术的限制,只能将其进行低温脱水制成冻干粉针剂,就像冰箱发明前,人们普遍只有将鲜肉腌制后风干制成腊肉,才能达到长期保存不变质的目的一样;另一制剂,则是以更为生理和自然的液态形式存在的水针剂型。与冻干粉针剂相比,水针剂分子结构更接近天然,纯度和活性更高,抗体更少,使用更方便。显而易见,后者是制剂技术进步的结果和产物。
另外,按作用时间长短,生长激素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制剂。短效包含冻干粉针剂和短效水针剂;长效制剂就是长效生长激素水针剂,这是人类制药史上蛋白质类生物制剂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短效和长效制剂除了分子结构和组合的差异之外,它们临床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需要每天注射。短效制剂每天都要打针,一年365针。长效则可延长到每周一次,一年仅需52针。因此,使用长效制剂的患者,尤其对那些恐惧频繁注射的患者,和住校、在周末才有机会回家的学生们,以及经常出差的成年人来说,其治疗的依从性和便利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极大程度地保护了他们的个人隐私。
上面是从网上摘录,不知道是否有水军嫌疑,但基本说清楚了,目前的生长激素产品形态,按照形态分为粉针和水针,按照作用时间分为长效水针,短效水针,短效粉针。接下来看看专家怎么说疗效?
结合上面专家所言,我们知道
其一,水剂的效果是否优于粉剂,在专家层面无共识,比如国家集采就把水剂和粉剂归为一类进行采购,比如有些专家说,疗效主要看比活性,而不是水或粉。
其二,粉剂,短效水剂,长效水剂的价格比是1:2:4,也就是说,粉剂1元,短效水剂就是2元,长效水剂就是4元。
说到这里,核心问题就来了。生产粉剂的厂家非独家,有集采利剑,肯定微利。生产短效水针的厂家非独家,有集采利剑,肯定微利。目前只有长效水针是长春高新独家,但有几个问题,一是水针比粉针疗效更优无共识,二是短效水针和长效水针疗效一致,三是长效水针与短效水针相比,价格畸高。
从上面可知,由于竞争和集采,长春高新的未来只能指望自己的长效水针来创造营收。问题是在只有长春高新水针的时候(2019年9月之前),由于认知差或者其他因素,我们默认水剂疗效优于粉针,正是基于这个还算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共识的优,长春高新市占率可达80%以上,成就了长春高新的辉煌。
但当安科生物短效水针2019年9月上市后,长春高新始终优于竞争对手一代的产品优势就减弱了,因为长效水针和短效水针,除了给药体验外,几乎无法达成疗效优的共识。
无法达成疗效优的共识,仅仅指望给药体验好,价格就相差数倍,这一定价逻辑,是否能被消费者接受,就是是否投资长春高新的核心逻辑了。如果能被普遍接受,那长春高新继续辉煌,如果不能被普遍接受,那长春高新的长效水针定价权丢失,只能卖比短效水针高一点的价格,长春高新的利润将被极大压缩,长春高新将变得不可投资。
因为给药方便就多收数倍价格,这一逻辑本身就受挑战,外加本身十几万的高畸定价,已经脱离普通人群的承受能力。考虑这两点,即便没有疫情,长春高新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它需要更多的营销费用,更说不清楚的利益瓜葛,更强大的一线执行力,才能把长效水针高价卖出去,即便卖出去,也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药企的价值存在意义,可以和民间流行的保健品公司有一拼了。提供的价值与收取的费用,相差是在太大。
现在三年疫情下,大部分家庭都会考虑性价比了,毕竟大几万,十几万不是小数目。
医疗和高端消费品不一样,高端消费品的目标是有钱人,积累的都是有钱人老顾客,可以复购。而医疗不一样,一是疾病不会选择性的只发生在富人身上,二是生长激素没有复购。
所以当经济一不好,市场开拓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消费承受力导致的目标新客户群的缩减,以及还在疗程内的老顾客的丢失。
时间是长效水针的敌人,时间拉长,大家对长效水针和短效水针之间的疗效认识越清楚。大家认识越清楚,长效水针不降价,就会越难卖。
究其根本,长春高新的长效水针产品定价还是贵了,虽然家长基于各种考虑,最终可能会选高新长效,但这种选择是无奈的,有点类似玩情感绑架这种策略下,药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好,一旦有次优选择或者认识到次优选择,消费者就立马跑了。
长春高新即便短期业绩还可以增长,但投资者需要知道的是这种支撑业绩增长的柱子已经由钢筋混凝土的柱子,悄然演变成了,木头柱子,随时有塌方的危险了。长春高新,接下来的数年,会是各种黑天鹅不断的数年,直到它又寻找到新的大单品。所谓现在一些投资人自认为的价格补偿,只能是镜中楼台水中月罢了。
也许很多投资者觉得我多虑了,那就再提个醒:长春高新长效水针2014年就上市了,安科短效水针上市后,公司这几年猛推长效,还降低了价格的情况下,到2022年,长效占比才23%左右。是否正在逐步验证长效并不容易被市场接受这一点呢!长效水针降价只是开始,未来降价幅度会选超很多投资者的预期。
$长春高新(SZ000661)$ $安科生物(SZ300009)$ $恒瑞医药(SH600276)$ @今日话题
关注我,每周实盘持仓公布: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