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在强调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提醒大家注意关注,无论是在小群里面,还是在雪球上,都在不停说这个事情。
在上周四买入了第一笔恒生医药ETF(159892),没想到买入后就开始大涨,目前已经有一定盈利了,群里面跟着一起买的,现在也有一定的收益了。
不过,对于现在的医药板块来说,是长期看好的,后面打算有钱就买,希望能够为自己和家人解决部分医疗方面的支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在,之所以如此看好医药,主要有几个原因。
在此前介绍过很多,与消费和科技类似,医药也是长牛赛道,无论是在美股还是A股,长期表现都相当优异。
截至2023年3底,中信医药指数自2000年设立以来的收益率为1064.47%,实现了十倍的涨幅,仅次于食品饮料和家电,远超其他行业。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只是历史,并不能代表将来,当前很多条件发生了变化,尤其医保控费,医药板块的逻辑有瑕疵,未来未必能够继续优秀。
但是,对于未来的医药板块,个人却非常的有信心,尤其是上个月住了几天院之后,更加坚定医药依然会是长牛板块。
上次住院发现,现在医院每天都是人满为患,且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健康,希望借助医疗手段,来最大限度延长生命,基本是医生说啥就是啥,不会讨价还价,完全就是一个买方市场,每天流转的钱非常多。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可支配收入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尤其是在活得久、活得好的愿望驱使下,未来大家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只会上升而不会减少,这其实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比如,从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从最初的25元,增长到了2022年末的2481元,整整翻了100倍,呈现出逐级上升的趋势。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他们虽然最近几十年经济已经停止了大幅增长,甚至是陷入了通缩,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萎缩,股市的表现也不怎么好,但是医药板块在老龄化的推动下,却依然有着相对较好的表现。
长期来看,作为刚需性质的行业,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未来大家对医药的需求只增不减,这也进一步打开了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医药板块的表现应该也不会差。
常看我号的人应该都知道,我从来不会去追高,喜欢去找那些跌惨的行业,跌幅大、调整时间长的行业,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跌的时间长,说明泡沫已经被挤干净了,估值就在地板上了,安全性更高。
从过去的历史表现来看,医药作为成长性行业,对美元相对较为敏感,且两者间的走势是负相关的。也就是,当美元处于上涨阶段时,医药是下跌的;当美元处于下行阶段时,医药是上涨的。
我们都知道,在美联储近一年多的暴力加息之后,现在美债的利率处于高位,美国的通胀数据也开始下滑,区域性银行表现出了不稳定性,这都说明美联储即将进入加息尾声,未来美元将会进一步的下行,这有利于提升医药板块个股的估值。
从过去的表现,以及老龄化背景下的推演,医药仍将是值得期待的长牛赛道,目前由于此前一年半左右的调整,泡沫已经被挤得很干净了,估值正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安全性足够的高,而且美联储进入加息尾声,外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也将会缓解,医药的估值未来也会提升,现在就是一个投资的好时机。
从四季度基金的持仓数据来看,很多主动基金正在增加医药的持仓。据招商证券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募基金持有医药生物行业的仓位占比达到了11.70%,获基金主动增持的比例高达1.96%,也是去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板块。
当然,现在很多资金正在流向医药主题ETF,很多医药主题ETF的份额出现了暴涨,比如恒生医药ETF(159892)的份额从3月初的7.57亿份,增长至目前的14.66亿份,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实现了翻倍,资金抢筹的意味非常的浓厚。
对于当前的医药板块来说,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和耐心,然后勇敢一点,就像是几个月以前的半导体一样,低位不断收集筹码,然后慢慢等待,等待回暖那天的到来。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ETF星推官@今日话题@华夏ETF#星计划创作者#$恒生医药ETF(SZ159892)$$上证指数(SH000001)$$创业板指(SZ39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