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到家后简单吃了个饭,开始给一个找我咨询保险的粉丝配置保险方案。健康情况比较复杂,我又想给出最佳方案。
先是把体检报告仔细翻阅,有明显诊断结论的做好备注,然后对重点健康指标做分析,不同时间做的体检报告中指标的变化进行记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后去找产品,不同健康险产品的健康告知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拒保,有的是除外,有的是直接没问到,每个产品都有自己去做一次健康告知的智能核保。
算了一下,大概翻看了二十几份PDF,然后又手把手教客户怎么做健康告知,然后再次核实体检数据和结论,然后推算价格,针对附加险答疑,保险的配置和接替再做一些建议。
真的是眼花缭乱、头晕脑胀,痛不欲生,差点就想砸手机了。
初步做成了任务,已经十点半了,还有几个险种应该是不能投了,但是我还不想放弃,后面再找时间去和保险公司专员沟通,再去试试预核保系统,再去查查投保案例库中有没有相关的案例。。。
时间不早了,我就长话短说。
今天最重要的情况是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公布了。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1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9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987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5.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预估为12.7%,前值为12.9%;狭义货币(M1)余额67.8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一季度净投放现金961亿元。
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
在放水如此猛烈的货币政策下,才这么点CPI,实际上就是通货紧缩了。
美国拼命加息,就业数据非常好,通胀压不下去,我们拼命放水,但是就业压力大,出现了通缩,这是为什么?
因为美国的经济模式是消费牵引,我们的经济模式是生产牵引,现在美国人消费能力很强,但是生产不出来物美价廉的东西,中国人制造干活能力很强,但是消费能力不行。
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没钱。
为什么没钱?就业和工资数据呗。
但是为什么银行一个季度的居民存款增加了9.9万亿?
要不是普通老百姓,有钱不敢花,要不这些存款和普通老百姓没啥关系。
关于银行存款,我们看看招商银行2022年年报数据:
2022年年报显示,招商银行拥有1.8亿用户。其中,私人银行客户13万,占用户总数的0.07%,总资产37900亿元,人均资产2812万元。金葵花客户401万,占用户总数的2.18%,总资产60765亿元,人均资产151.57万元。普通客户1.79亿,占用户总数的97.75%,总资产22564亿元,人均资产1.25万。
单从招行的2022年年报来看,2.25%的中国人已经掌握了81%的社会财富。
这说明,在疫情期间,有钱人和普通人的贫富差距更大了,所以我们看到什么豪车豪宅LV包包等这几年生意更好了,因为这些消费本来就属于有钱人专有。
而和大众相关的消费品却低迷,要不是真没钱,要不是有点钱,但是不敢花。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们基建和房地产搞得越成功,消费越低迷?
现在的难点是通缩和人口老龄化这两大负面因素有可能形成叠加,从而共振,那就真的倒了大霉。
参考日本,但是我们的社会财富结构健康度、人均GDP又远不如日本。
如果要跳出来,就要考虑产业结构调整,重新梳理财富分配等,这也很痛啊。
@雪球达人秀@今日话题$建设银行(SH601939)$$中国平安(SH601318)$$五粮液(SZ0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