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生物(SZ300294)$ 血制品企业基本上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搞研发,提升吨浆产出品种,得率,一条腿是扩规模,拿浆站。


(资料图片)

不过浆站并不是越多越好,也要讲究采浆效率,比如博雅四川的浆站,采浆可以到70-100吨每年,顶普通的2-3个,同样的人力等成本支出,显然获得极大的效率。

今年迁建的于都,金溪浆站估计能进一步提升采浆规模,还有阳城新站开采以及海南屯昌等浆站的爬坡,很快能打满660吨产能。

相对而已工厂是制约血制品企业的最大问题,一般而言一个工厂使用20年比比皆是,要新建工厂很难,不仅涉及到巨大的投资折旧以及gmp认证,都需要很细致的规划,不是说干就能干的。博雅搞了亚洲最大的单体产能1800吨工厂,魄力可想而知,这是想一劳永逸,解决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问题。

为什么是1800吨?不是1200吨?很明显,天坛3个工厂,总产能是3600吨,但是吨浆利润不及博雅一半,博雅1800吨产出利润刚好和天坛打平,最后国内就是两家央企巨头,并驾齐驱。当天坛的吨浆利润达到博雅水平的时候,博雅二期2700吨又开始建设了,最终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说到研发就不能说到目前国内血制品企业的重磅研发,目前来看天坛的四代静丙和皮丙应该是最快出来的,博雅,华兰等应该要慢一些,虽然博雅的四代静丙也进入了三期临床,不过获得生产批文应该也要三年左右时间。免疫球蛋白类应该是占用静丙组分的,但是不必集采,也不必谈判价,附加值应该会高很多,这是天坛未来几年的主要优势。

博雅的研发显然也没落下,但是有所侧重,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比如被誉为血管血友病神药的vwf因子以及血管水肿神药c1酯酶抑制剂,这两种产品均不占用免疫球蛋白类组分,能最大化榨取血浆的剩余价值,不过这两个产品价格可不低哦,vwf一瓶人民币4万多,c1酯酶抑制剂一瓶2万多,都是有价无货,供不应求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比较的话,博雅并不输天坛。至少5年内,天坛还只能靠永安,其他两个工厂吨浆利润依然无法有效提升,还有折旧拖后腿,反而博雅打满到660吨,吨浆利润上150万,可以跟永安1200吨相提并论,然后等天坛另外两个工厂搞齐品种,博雅立马换上1800吨工厂,打破产能瓶颈,开始质的飞跃,届时吨浆利润可以跟cls媲美,上30亿利润也只是翻手之事而已。

天坛靠规模,博雅重研发。因此如果天坛不出怪招(mah),恐怕血制品一哥的位置不保。即使出了怪招,又如何?博雅二期工厂随时可以启动,地块已经留出,图纸复制过来,建起来也只是分分钟钟的事。

高手过招,通常不留痕迹,看似天坛表面风光,又是新工厂又是新浆站,其实步子走得太累,行百里半九十。反而博雅轻装上阵,不断卸下包袱,日行千里却依然精力旺盛。不过话又说回,不管谁快谁慢,血制品两位大哥都比其他企业好太多。

试问没有应收账款的现金奶牛企业,谁不喜欢?$天坛生物(SH600161)$ $迈瑞医疗(SZ30076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