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策略:
“AI+”奇点,类比13年“移动互联网+”
(一)本轮“AI+”判断:行情三阶段走,当前首推上游算力
复盘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我们发现有两条明确的主线:一方面存在两大贯穿整个行情阶段的主线行情;另一方面,市场行情又大体沿着“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呈现“自上而下”的轮动行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主线行情方面,能够贯穿整个行情的主线行情需要同时具备三大要素: 内生产业发展催化、外部政策持续刺激、盈利印证。但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①同时具备内部产业催化和外部政策刺激,但盈利印证缺席的行业,往往也能够实现较高的涨幅(超过120%);②而具备业绩增速印证,但内部产业催化和外部政策刺激要素缺席的行业,虽仍有一定涨幅(60%左右),但显著跑输主线行情。
产业链行情轮动方面,我们发现2013年“移动互联网+”行情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行情以上游硬件为主,第二阶段扩散到中游软件、服务,第三阶段进一步下沉至下游应用。进一步的,如何判断行情即将出现切换?我们认为需要关注三大指引指标:外部政策、行业内在催化因素,阶段性回调。但与投资者直觉不相符的是,市场赔率和交易指标——市场拥挤度与估值——并不能为行情的轮动切换提供指引信号。
通信运营商自身拥有优质网络、算力、云服务能力的通信运营商,同时具备天然的产业链优势,依靠5G+AI技术优势,为下游客户提供AI服务能力,是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已经进行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布局。中国移动打造九天人工智能平台,推进AI商业化,赋能中国移动内外部数智化转型;中国电信全面布局大模型技术,积极探索产业版“ChatGPT”的商业化应用;中国联通全力升级算力网络,推动5G和AI技术的融合。
3月16日晚微软正式宣布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将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能力嵌入到Office办公套件产品中。基于GPT-4的Copilot以其视频+图文的多模态分析以及更强大生成与理解能力,可更深度、全面发挥视频会议AI助理功能,比如可以确定目标捕捉发言总结某人谈话要点、全面理解会议主要内容并自动整理及发送会议纪要等。随着Copilot更强大功能对微软办公套件的加持,有望带动Teams需求的增长,中国企业通信终端厂商将作为微软重要的硬件合作伙伴有望深度受益。
(二)Q2:从通信公司视角看,海内外的云商/运营商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上投入如何?
1. 预训练:在完成完整训练之前,搭建一个网络模型完成特定任务,在训练网络过程中不断调整参数,直至网络损失和运行性能达到预期目标,此时可以将训练模型的参数保存,用于之后执行类似任务。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ChatGPT基于GPT3.5系列模型,模型参数规模据推测达十亿级别,参照参数规模相近的GPT-3 XL模型,则ChatGPT完整一次预训练消耗算力约为27.5 PFlop/s-dav。
2. 日常运营:满足用户日常使用数据处理需求。根据Similarweb的数据,23年1月份ChatGPT月活约6.16亿,跳出率13.28%,每次访问页数5.85页,假设每页平均200 token。同时假设:模型的FLlops利用率为21.3%,与训练期间的GPT-3保持一致;完整参数模型较GPT-3上升至2500亿;以FLOPs为指标,SOTA大型语言在在推理过程中每个token的计算成本约为2N。根据以上数据及假设,每月日常运营消耗算力约为6.16亿*2*(1-13.28%)*5.85*200*2500亿/21.3%=14672PFlop/s-day。
3. 模型微调:执行类似任务时,使用先前保存的模型参数作为初始化参数,在训练过程中依据结果不断进行微调,使之适应新的任务。
(1)可扩展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网络基础架构响应更迅速、扩展更高效且更具成本效益,并且提供快速扩展存储和计算资源以满足需求的能力,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通过在负载均衡器后水平扩展,快速旋转或重新分配额外资源并将其添加到现有集群,可以实现快速向集群添加额外资源,从而在不中断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2)定制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采用更新的服务器设计,具有更宽的机架,可以容纳更多组件并且允许定制化设计服务器,使得服务器能够同时接入多个电源和硬盘驱动器;
(3)自动化服务: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自动化服务,帮助客户管理高流量网站和需要专门处理的高级工作负载,例如密码学、基因处理和三维渲染;
(4)冷却效率更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其电源架构进行了优化,并将冷却能力集中在托管高强度工作负载的服务器,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电源使用效率和冷却效率远高于传统数据中心;
(5)工作负载更平衡: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有效地将工作负载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从而避免单台服务器过热。避免了过热的服务器损坏附近的服务器,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连锁反应。
Statista数据显示,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从2015年的259个,提升到2021年的700个。根据PrecedenceResearch的报告显示,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在2021年为620亿美元,到2030年将达到5930亿美元,预计在2022-2030年间以28.52%的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