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对于你所做的每一项投资,你应该有勇气和信念,至少投入10%的净资产在那只股票上。

10%,恰好是中国公募基金单只股票的顶格比例。按巴菲特的理念,基金经理前十大重仓股直接干到100%仓位,没问题。


【资料图】

但巴菲特能承担的巨幅波动风险,我们不一定能扛得过。

基金投资集中度越高,行情下跌时,亏得也更惨。

像2022年这种行情,持有分散风格的基金,体验感应该是更好的。

那谁才是真正的散打之王呢?

01

分析一只基金持仓是否分散,可以从持股数量、前十大持仓占比、行业集中度来考量。

2022年业绩前3的都是偏债混合基金,因为2022年末股票仓位都在30%以上,还是决定放进名单。

剩下的基金经理中,老面孔比较多,卢玉珊、冯明远、韩冬燕、董超、蔡嵩松等等。

卢玉珊是保本基金出身,风控意识会更强,持仓分散是意料之中。

南方改革机遇的前十大持仓占比只有12.88%,持股数量达到355只。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高成长行业都有配置,第一大行业占比还不到8%,不单压赛道。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所以她的回撤控制得很好,稳中求进。

比如蔡嵩松的诺安和鑫,虽然持有600多只股票,但前十大重仓占比65.73%,有一大堆股票等于是来打酱油的。第一大行业占比55%,很“蔡式风格”了。

归根到底,还是集中投资,那就会遇到开头所说的问题,在行业下行时风险很高,去年最大回撤-40%多...

虽然也是持股数量多、前十大重仓股占比高(66.08%)、第一大重仓行业集中度高(52.76%),但去年收益率-18.1%,跑赢同期沪深300的-21.63%,回撤-28.07%。

当然,这是一只消费主题基金,重仓消费行业没啥好说的。但他同时配置了传统消费中的白酒(茅五泸洋舍)、家电(美的),还布局了医美、新能源等新兴消费。

前十大都是大市值的白马股,所以占比就高了。

他管理的其它几只基金,也是聚焦在消费投资。去年消费有过一波大反弹,所以整体业绩好一点。

另外,鄢耀的工银精选金融地产、谢家乐的大成成长进取、刘江的添富核心精选,虽然持股数量多,但前十大持仓高,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散”风格,去年回撤都在-30%多。

整体来说,持股数量多、前十大持仓占比低、行业集中度低的这些真正分散风格基金,在去年这种行情中表现相对好些。

在今年震荡上行行情中,这些基金虽然没有像押注人工智能的基金那么猛,业绩也不赖的。

要先知先觉地押注到下一个爆发的行业,就像站在10米开外一枪蹦掉一个气球,有可能、但是概率事件。

而通过广撒网捕捉到风口,概率更大,风险也更小。

所以,尽管今年震荡上涨的行情,那些真正均衡的基金,依然可以期待!

@雪球创作者中心@今日话题@雪球活动#基金投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