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某方昨天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记录了本月18日公司与调研机构的问答提要。这个记录表不仅信息量超大,还给了投资人较为明确的预期。
自从公司非洛地平参加国家第八批集采落标后,投资者最关心的就是对公司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因为非洛地平在利润中占比高达40%,集采落标对公司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那么怎么应对,这在记录表里都有了明确说明,“预计今年非洛地平缓释片院外市场的销售不会受影响,今年 上半年院内市场的销售也不会受影响。根据往期集采情况分析, 预计院内市场可能会保留少量的份额,院外市场今年销售不会有 下滑,但是明年和后年销量上可能会受到影响,标外价格延续原 价挂网,会逐步下降。总体来说,非洛地平缓释片执标后,今年 销售预计不会大幅下滑,明后年可能会受到影响。其带来的影响 将由益气和胃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等存量品种及新品盐 酸羟考酮缓释片销售增长来弥补”。
看了以上内容,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明白了。公司之前说过“未中标的影响远小于低价中标的影响”,问题是未中标到底是多大的影响?中了标到底是多大的影响?这两个数据都没有,如何衡量和应对集采落标的风险?毕竟占40%的利润啊!看了公司的回答,突然明白了,集采落标不过是公司的“缓兵之计”,如果集采中标,那么极有可能明年的净利产生断崖式下跌,而且明年子公司换了东家(华润)也不再并表了,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业绩很可能惨不忍睹。而集采落标的影响可能比我预期的还要大,公司的答复很清晰,今年上半年院内市场无影响,今年全年院外市场无影响,也就是说2023年仅仅影响下半年院内市场。那么这个影响就小多了。而公司重头产品10mg规格盐酸羟考酮恰恰在7月份就能上市,这是同规格仿制药国内独家,上市后公司会作为工作重点,强力推进此药销售,盐酸羟考酮将是下半年非常看好的增长点;除了寄希望盐酸羟考酮补业绩缺口外,益气和胃胶囊也是补缺口主力,去年全年益气和胃胶囊销量3亿粒,今年一季度销量就达到1亿粒。如果后面几个季度销量增速照旧,则今年可能完成4亿粒以上销售。
那么对明后年影响呢?公司也说得很清楚,明年非洛地平的院内市场基本就是零了,院外市场明后两年“销量上可能会受到影响”、不仅销量可能受到影响,而且价格“会逐步下降”。可见落标的损失即便小于低价中标,仍然是个不小的损失。公司能做的一是减少利润损失,二是让利润损失渐进化,通过未来产品管线的不断丰富,来逐步替代和弥补非洛地平利润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出现有的药企集采中标、业绩变脸的难堪局面。药品集采的合同期是三年,不排除三年后当公司羽翼丰满了,药品管线更加充沛了,非洛地平利润占比很低了,公司会再来一次集采的“志在必得”,重新“以价换量”,夺回非洛地平失去的市场。
这个记录表还有令人鼓舞的消息:一致性评价研究方面,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预计今年可通 过一致性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预计明年可通过一致性评 价。 新产品注册方面,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 规格)预计今年 6 月份左右申请药品注册,盐酸哌甲酯缓释片预计今年 8 月左右 申请药品注册。
因为仿制药审批顺利的话大约需要6个月,可以推算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mg 规格)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上市销售。此规格盐酸羟考酮国内也仅有一家药企竞争。作为精麻药品,医生的使用也是极为慎重的,通常都是从小剂量开始给患者使用,所以公司先上市10mg规格,后上市40mg规格的,无疑是明智之举。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来公司此次交流会独具匠心,专门就是给担忧公司因集采落标而业绩变脸的投资者吃定心丸的。就是告诉投资者,公司有充分应对非洛地平利润下降的措施,有能力保持公司业绩的稳定。而且公司之前还说过,公司目前已经不存在参加集采的药物。
之前我看了某方的股权激励政策,2022-2024这三年净利复合增长率是18%,当时还觉得这个指标太低了,现在看来,随着非洛地平的落标,完成这个指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但我相信,这一切尽在公司掌握。
莫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某方的明天会更好!
(下周一专栏改周二发布)(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