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2年是疫情最后一年的话,那么这里要恭喜洽洽安稳地度过了疫情三年。

这是一个对休闲食品影响巨大的困难时期:渠道不通、消费萎靡、亲友不能团聚。然而这一切的不利因素在洽洽这三年的财报中几乎不见踪影——销量稳步提升、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率稳中有进、净利率水平依然能维持高位,总体来说,在疫情的重大不利影响下,洽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可喜可贺。


(相关资料图)

如果真要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话,那就是2022年的净利率同比下降了1.3%,导致其营收虽增长15%,但净利润却仅增长了5%,出现了所谓“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我们这就来拆解一下,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将利润表科目转换成百分比的形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净利率的变动来自于哪里,这里我挑三个有内容的科目进行分析: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所得税率。

管理费用由2021年的2.7亿增加至2022年的3.4亿,其差额0.7亿,主要由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的增长贡献,管理岗位的员工薪酬从1.1亿增长至1.8亿,带动管理岗位人均薪酬上涨一半有余。

2022年的总薪酬为6.79亿元,较2021年的总薪酬5.34亿元增长27%,这与年内设立的第七期员工持股计划有关。第七期员工持股计划是一期附带公司奖励基金的员工持股计划,这意味着当年提取的奖励金都将计入当年发放的职工薪酬中,而奖励基金的提取金额为近两年年度利润的一定百分比,数额相当可观,仅5名高管便获得了税前908万元的奖励,直接导致了当年高管税前报酬翻番有余。

洽洽的员工持股计划从2016年开始的,直到最近已经设立了8期。其中2019-2022年的时间跨度囊括了第四期至第七期的员工持股计划,其综合结果如上图,将人均年薪从2019年的10.3万元提升至13万元,提升30%,而期间洽洽的营收增长42%,净利润增长63%,毫无疑问,这笔钱花得值,如此优秀的业绩配得上如此丰厚的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期即第8期员工持股计划是不附带公司奖励基金的,这意味着第8期员工持股计划给期间费用带来的压力可以忽略不计,2023年的管理费用同比变动可能不会那么突兀了(当然,不排除公司“巧立名目”多发薪酬)。

如果将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并在一起作为公司闲置资金的“金融资产收益”来考虑的话,2022年与2021年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但公司的金融资产规模却增长了22%,从2021年末的38.1亿增长至2022年末的46.6亿,资产规模增长,收益却还微降,反映了借款利率的逐年下降。

洽洽的金融资产余额从2020年发行可转债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从2019年末的14.2亿增加至2022年末的46.6亿。可转债发行时承诺了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在内的四个投资项目,共募集13.4亿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2.7亿于发债之后立即到位了,而其他三个投资项目在2020年至2022年分别仅投入了3000万、1.4亿、1.5亿,这样的投资进度对于每年近10亿净利润的企业来说,完全可以用自有资金搞定,所以这次可转债的发行意义何在呢?

我在上一篇关于洽洽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控股母公司有着严重的资金饥渴症,这也是我们在分析洽洽时必须考虑的扣分因素,这里不赘述。

与2021年相比,2022年的所得税率偏高,但时间拉长来看的话,2022年的所得税率并没有异常。

2021年的所得税率相对较低主要是受下表中的“使用前期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的影响”这个科目的影响。

这个科目的意思是,之前洽洽的下属子公司有过年度亏损,但以当时的条件判断,该下属子公司的未来盈利并不能弥补之前的亏损,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善,之前的亏损可以用来抵扣当期的所得税了,所以它的数值越大,所得税费用越小。

而到了2022年,之前年度的亏损已经差不多被弥补完毕,今后也没有大规模增长的迹象(看表中此科目下一行的科目即可判断,但涉及的财务知识比较繁琐,故略去不提),所以2021年的所得税率异常低是一个一次性的影响,而2022年的所得税率,即20%左右,才是洽洽的正常所得税率。

我们把导致净利润增长没跟上营收增长的三个主要原因都分析了一遍,发现其实洽洽今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至少不是一种经营恶化的趋势,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正常波动。反而需要表扬的是洽洽疫情三年的表现,一个休闲零食产品,在没有消费场景,甚至产品供应都很难保证的情况下,竟然实现了如此稳健的增长。反观涪陵榨菜,哪个隔离区的早餐里没一包咸菜?一个罕见的疫情受益品类,却没能把握住机会,实在令人惋惜(此乃爱之深,责之切)。

最后还是得提醒一下,大股东的资金饥渴症是悬在洽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投资洽洽一定要时刻保持关注。

@今日话题$洽洽食品(SZ00255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