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我国炼焦煤保有资源储量2961亿t(其中:气煤占1391.67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18.9%。稀缺炼焦煤总量1569.57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9.8%,占炼焦煤保有资源量的53%。稀缺炼焦煤中,具有强黏结性的焦煤和肥煤757.2亿t,占全国煤炭资源储量的4.8%,占稀缺炼焦煤保有资源量的26%。

2015年底,主焦煤保有资源量约517.6亿吨,瘦煤保有资源量约353.1亿吨,肥煤保有资源量约239.6亿吨,气肥煤保有资源量约114.8亿吨,1/3焦煤保有资源量约109.4亿吨。按煤类划分,全国保有稀缺炼焦煤资源量中分煤类排名依次为焦煤>瘦煤>肥煤>气肥煤>1/3焦煤,占比依次为34.2%、23.3%,15.7%,7.6%,7.2%。


【资料图】

2016年~2022年,我国生铁产量如下:7亿吨、7.1亿吨、7.7亿吨、8.1亿吨、8.93亿吨、8.69亿吨、8.64亿吨。

2016~2022年,我国焦煤产量与进口量:

2016年焦煤自产42785万吨(主焦煤产量1.36亿吨),进口5932万吨。自产+进口=48717万吨焦煤(约9成用于生铁,生成焦炭与喷吹粉,以下略),生铁7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6吨生铁(还有部分无烟煤合成喷吹粉,以下略)。

2017年焦煤自产43119万吨(主焦煤产量1.38亿吨),进口7711万吨。自产+进口=50830万吨焦煤,生铁7.1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55吨生铁 。

2018年焦煤自产43000万吨(主焦煤产量1.35亿吨),进口6490万吨。注:当年采出率约45%。自产+进口=49490万吨焦煤,生铁7.7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73吨生铁。

2019年焦煤自产47000万吨(主焦煤产量1.55亿吨),进口7437万吨。自产+进口=54437万吨焦煤,生铁8.1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65吨生铁。

2019年全国炼焦原煤、精煤产量分别11.64、4.70亿吨,分别同比增长4.5%、3.6%,精煤产量增速低于原煤,计算洗出率40.4%,为近年来首次下降。

目前较为通用的炼焦配煤工艺,主焦煤、1/3焦煤、肥煤、瘦煤以及其他配煤的比重分别为35%、30%、15%、10%、10%,最核心的“主焦煤+1/3焦煤+肥煤”需求占比合计约为80%,而从国内产量来看,2019年三者的原煤、精煤产量合计占比分别仅为45.6%、65.6%,对应缺口需要通过进口弥补;从增量上来看,2019年全国焦煤原煤、精煤产量同比分别增加的0.50、0.16亿吨中,“主焦煤+1/3焦煤+肥煤”增加分别为0.20、0.18亿吨,虽然核心煤种供给有所增加,但增速仅3.83%,占整体比重依然较低。

2020年焦煤自产48510万吨,进口7264万吨。自产+进口=55774万吨焦煤,生铁8.93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78吨生铁。

2021年焦煤自产49000万吨,进口5470万吨。注:焦煤原煤12.5亿吨,洗出率约39.2%。自产+进口=54470万吨焦煤,生铁8.69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77吨生铁。

2022年焦煤自产49400万吨,进口6384万吨。注:焦煤原煤13.19亿吨,洗出率约37.45%。自产+进口=55784万吨焦煤,生铁8.64亿吨,相当于1吨焦煤可提炼1.72吨生铁。

2016年~2022年,共自产焦煤32.28亿吨,平均选出率按40%,即生产焦煤原煤80.7亿吨。储存量按50%为可采量,即消耗储存量约161.4亿吨。主焦煤约占35%,即消耗储存量56.5亿吨。2015年底主焦煤保有资源量约517.6亿吨,2022年底还约剩下461.1亿吨保有资源量。按2017年数据,自产煤主焦煤占32%(不足35%部分进口或改为大炉有关);假设按2022年生铁产量,按38%平均选出率,平均每年消耗8.32亿吨主焦煤原煤储存量,理论上还可用55.4年,远低于理论炼焦煤平均可开采年限(221年=(2961一7x26)/26)。所以说,主焦煤真要省点用。

至于有球友说未来生铁量会减少,如果平均按6亿吨算可用80年。还有人说可变工艺,这个肯定能改,但成熟的日本、韩国钢企都无改变,说明大于3000立方米高炉为了炼出碳含量的生铁还是要用低硫主焦的,世界上还是不缺低硫主焦,只是我国缺与铁水产量过大消耗过多有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冀中能源(SZ000937)$ $潞安环能(SH601699)$ $兖矿能源(SH60018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