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深300指收盘于4016.88,本年沪深300指数上涨3.75%。
(相关资料图)
无;
截至2023年5月5日的账户持仓如下:
历年收益明细:
(1),公司公布22年及23Q1业绩后,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主要内容如下:
①:根据 CTR 媒介智讯数据,2022 年广告花费同比减少了11.8%,成为 2016- 2022 年间降幅最大的一年。这主要归因于2022年国内外宏观环境波动等因素对广告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 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市场逐渐稳定,广告市场 开始显现复苏迹象。 从广告主结构来看,日用消费品类下的各细分行业和房产家居中的家居用品等广告需求仍维持较高水平,其中日用消费品类下的食品和药品的表现尤其突出。同时,头部品牌的投放总体而言仍相对稳定,存在持续曝光的需求。随着经济环境转好,广告投放需求预计将逐渐恢复并稳步增长。(23Q1的广告收入是22Q4甚至更早前广告主广告预算投放的收入确认,而疫情管控放开是在12月,广告市场从23Q1才开始缓慢复苏,相信2023年后面三个季度的收入会逐步提升。)
②Q:广告主行业结构以及未来趋势?
A:当前,公司的广告客户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涵盖了日用消费品、互联网、交通、商业及服务、娱乐及休闲、房产家居等众多行业领域,这种健康多元的行业布局使得公司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
日用消费品行业的广告投放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从2017年的19.76%提升至 2022 年的 52.41%。快消行业作为基本盘韧性强劲,下滑幅度远低于整体收入大盘,其中细分行业食品类、 酒精饮品类、医药保健类2022年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3 年第一季度,互联网客户的下滑比例明显收窄,其中电商类客户实现了正增长。日用消费品客户表现依然优于整体大盘,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饮料、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类客户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另外,交通类客户在一季度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投放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投放数量和客单价相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日用消费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未来将成为公司营收的主力盘,互联网客户营收在缓慢回升,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厂商将有持续广告投放的需求。)
③Q:公司点位情况及未来规划?
A: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 (1)公司电梯电视媒体自营设备约 83.3 万台(包括境外子公司的媒体设备 约 11.3 万台),覆盖国内 92个主要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的 70 个主要城市;(2)公司电梯海报媒体自营设备约 152.5 万个,覆盖国内 70 个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马来西亚的主要城市;(3)公司影院媒体合作影院 1680 家,约 1.2 万个影厅,覆盖国内 274 个城 市的观影人群。 除上述生活圈媒体网络之外,公司加盟电梯电视媒 体设备约 5 万台,覆盖国内126 个城市;参股公司电梯海报媒体设备约30.2万个,覆盖国内 62 个城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平台,公司拥有最优质的媒介点位资源和广告客户资源,在全国电梯电视媒体、电梯海报媒体和影院银幕广告媒体领域都拥有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 未来,公司将积极有序的加大境内及境外优质资源点位的拓展力度,进一步优化公司媒体资源覆盖的密度和结构,用数字化的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持续扩大公司生活圈媒体的领先优势,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分众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拥有国内最优质的点位资源,从而带来主流广告客户资源,国内可拓展的优质点位资源相对有限,未来几年,境外优质点位资源的拓展是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看点之一。)
④Q:公司影院广告业务情况?
A:2022 年电影市场实现票房约299.42 亿,同比去年下降 36.34%,观影人次约 7.11 亿人次,同比下降 39.05%。主要原因为消费需求下滑、主力片源减少及核心票房城市停业。受此影响,公司 2022 年影院媒体收入下滑明显。影院媒 体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53,755.64 万元,较上年下降54.16%。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影院广告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超50%,与楼宇广告相较,复苏力度尚显不足。现阶段,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已大体恢复至正常水平,但观影需求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总体来看,电影广告市场复苏或将滞后于整体电影市场。 展望未来,公司将密切关注下半年市场表现,积极把握下半年影院广告业务好转及提升契机,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影院广告收入的高峰出现在2018年的23.8亿,疫情中,影院广告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最低曾跌至2020年的4.8亿,2023年,影院广告市场将逐季恢复增长,但要达到2018年的营收规模预计还要几年恢复。)
⑤Q:海外市场业务情况?
A:自 2017 年以来,公司相继在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进行布局。目前境外子公司拥有媒体设备约 11.3 万台,覆盖了韩 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 70 多个主要城市。
2022年海外业务实现收入超5亿元人民币。 2022 年公司已完成日本公司设立完成,正式进入日本市场。2023 年公司将 继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目标覆盖越南等国家。公司已成功证明了分众模式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可快速复制,公司长期看好海外业务的发展潜力,将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业务布局,助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海外业务是公司未来几年的主要营收增长点之一,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符合预期,目前已基本覆盖东南亚主要经济体,2022年海外业务中,中国香港盈利943万元,韩国盈利2647万元,印尼盈利66万元,新加坡盈利1145万元,泰国亏损574万元,马来西亚亏损289万元,日本亏损6万元,相信2023年,海外业务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都将出现较快的增长。)
2,恒瑞医药
(1) 公司4月23日公告,2023 年 2 月 2 日受理的 RSS0343片临床试验申请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药监局同意本品开展用于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的临床试验。
RSS0343 是一款极具开发潜力的小分子药物,具有很强的抑制炎症和防止相关组织损伤的作用,可能为多种慢性自身免疫或炎症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具有新治疗机理的口服疗法。目前,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目标为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改善疾病的症状,维持或改善肺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治疗方案多以缓解疾病症状和短期用药为主,尚无长期控制和改善疾病进程的药物。经查询,国内外尚无同类药物获批上市。截至目前,RSS0343片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 3,862 万元。
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NCFBE)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肺病,由于感染、炎症和肺组织损伤的反复发生,进而造成支气管永久性扩张。该病特征是频繁的肺部感染,恶化,需要抗生素治疗或住院治疗。疾病症状包括慢性咳嗽、痰液分泌过多、呼吸急促和反复呼吸道感染,这些都会使基础疾病恶化。NCFBE在国内患者预计超过三百万,有庞大的患者数量,恒瑞的RSS0343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降低疾病加重的风险。
(2)公司4月27日公告,公司提交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SHR-1314 注射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用于治疗适合接受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人患者。
SHR-1314 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靶向人IL-17A 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 抗体,拟用于治疗与 IL-17 通路相关的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全球已有3个 IL-17A 抗体药物获批上市。诺华公司的 Secukinumab(商品名 Cosentyx)自 2015 年以 来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礼来公司的 Ixekizumab(商 品名 Taltz)自 2016 年以来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Biocad 公司的 Netakimab(商品名 Efleira)于 2019 年在俄罗斯获批上市。 Secukinumab 和 Ixekizumab 分别于 2019 年 4 月和 9 月作为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 经查询 EvaluatePharma 数据库,2022 年 Secukinumab、Ixekizumab 全球销售额合计约 72.70 亿美元。截至目前,SHR-1314 注射液相关研发项目累计已投 入研发费用约 29,930 万元。
SHR-1314是恒瑞的一款me too类创新药,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银屑病简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容易复发,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往往在冬季病情加重。中国银屑病患者约有600万人,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过96.5%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5%为中重度患者约20万人。目前国内厂商尚无相关药物获批,恒瑞的SHR-1314是一种靶向人IL-17A 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重组人源生物制剂,比传统银屑病治疗药物药效更持久,显著提高疗效,患者依从性更高。
(3)公司5月4日公告,2023年2月8日受理的HRS-2189片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本品单药开展用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
HRS-2189 通过调控多种癌基因表达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暂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截至目前,HRS-2189片相关项目累计已投入研发费用约 2,466 万元。
HRS-2189是公司的一款创新药物,目前获批开始临床试验,预计最终获批上市要到2027年以后了,除了HRS-2189之外,公司还有HRS-1358,SHR-7367等药物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
3,中国平安
略。
4,周大生
(1)公司5月4日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要点如下:
①2023 年业绩指引如何?全年的开店目标是多少?
答:2023 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指引是 15%~25%,全年预计净增店铺400家,包括综合店和经典店。2023年整体店数规模会超 5000家。(相信今年的拓店目标能够完成,以前年度定下的目标没有实现,这次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目标偏保守,相信最终的业绩应该会超过这个目标。在拓店方面,公司需要好好学习友商老凤祥,2022年老凤祥逆势净开店664多家,周大生才114家,老凤祥净开店规模是周大生的近6倍,在开店激励和利益共享方面需要更多的为加盟商着想。)
②五一期间终端销售表现如何?
答:公司针对五一节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取得不错的效果,已经使用公司终端 pos 系统的加盟商,从其数据显示五一节5天时间店均销售增长 40.6%,由于 pos 系统还在推广中,并不是所有加盟商在使用, 仅代表部分样本,具体以后续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为准。(五一样板店店均增长41%,我们看到23Q1营收增长50%,而22Q1的基数是不小的,22Q1同比21Q1大增138%,在这个大基数的情况下,23Q1尚能增长50%,而22Q3,22Q4的基数较小,因此,大佛判断周大生2023年的增速可能超过40%,如果23H1增速超过40%,那23年全年的增速超过40%的可能性大增,我们静待彩球落地。)
③2023 年一季度加盟业务中有多少黄金是通过批发模式销售的?
答:2023 年一季度,加盟口径黄金销量有22吨多,同比增长近40%,也是首次实现单季度突破 20 吨。其中有30%的黄金(重量口径)是通过批发模式销售给加盟商的,70%的黄金(重量口径)是通过收取品牌使用费的方式销售给加盟商的。(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出现大幅上涨,5月4日,金价一度刷新历史高点至2076.2美元/盎司,金价今年涨幅已超过10%,再加上后疫情时代,之前的婚庆等需求激发出来,客观上也有利于黄金产品的销售。)
④黄金产品的业务规划如何?
答:公司的产品战略和营销战略以黄金为中心,黄金从人气产品转为主力产品,转型的速度还会更快,黄金强调的重点和挖掘深度还会加强,后续规划包括:通过市场调研和大数据分析找出好卖的黄金品类和产品方向;建立和完善黄金产品体系;总部、区域、片长、专管、加盟商等深入配合,把黄金铺货规模落实到店;
建立黄金配货 模型;通过赋能省代,调动省代积极性,通过激发省代的力量下达黄金销售指标。
其中黄金产品研发方面的规划如下: ①建立和完善三个品牌产品体系,包括综合店“一童、二花、三人生”6 条产品线产品体系;经典店的“中国心、时代情、时尚潮”3条产品线产品体系;以及即将推出的新品牌“7+1”产品线的产品体系。 ②持续迭代创新,聚势合力打造品牌三大 S 级项目,包括幸福花嫁系列、国家宝藏系列和非凡国潮系列。 ③持续深挖 Y、Z 世代人群黄金消费增量市场,聚焦发力年轻时尚板块。 ④重点开发高毛利、高附加值黄金产品项目 ⑤在大数据基础上围绕经典店和综合店建立黄金产品配货模型,模型搭建后集中力量进行推广营销。
(自从周大生将黄金产品作为主力产品来推广以来,黄金产品的销售大幅增长,省代模式加速了黄金产品的销售,未来对省代的激励机制将不断完善,随着公司对产品研发的推进和差异化产品的不断推出,周大生在黄金产品赛道有望弯道超车。)
⑤电商强劲增长的驱动因素是什么?2023 年电商的增长指引是多少?
答:①人:2022年开始更加注重消费者运营,电商为2C业务形态,消费者分为向上的高净值客户和下沉的大众消费者,现在已经累计了2000多万可运营的消费者资产,高净值客户的占比和复购率在提升。 ②场:营销方面,去年加强了 2C 产品营销,去年 12 月和今年4月分别进行抖音超级品牌日和天猫超级品牌日,提升了品牌在互联网上的曝光和受众。销售渠道方面,目前已经覆盖了十几个平台,经营比较久 的渠道通过引入经销商提升渗透率和市场份额,新兴渠道如抖音直播也有布局。 ③货:疫情三年强化产品建设,与集团策略保持一致,把黄金作为主力和中心,并加强玉石和银饰建设工作,已有初步成效。 电商 2023 年增速目标会高于去年(2022 线上销售收入增速为 34.65%),2022 年线上 GMV 接近 40 亿,3-5年规划电商线上 GMV 目标达到100亿。 电商需要加强品牌建设,线上线下需要贯通一体,加强销售和营销的协同。(2022年线上营收15.5亿,同比增长35%,2023年线上营收增长目标高于去年,如果线上营收增长目标定做40%,则2023年线上销售目标是21.7亿,周大生是最早布局线上渠道的珠宝厂商之一,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消费者数据资产,未来对积累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能更好的服务新老客户,提升线上的竞争力,并反哺线下门店,为线下门店提供流量,提升线下门店的营收。)
5,盈峰环境
盈峰环境公布2022年的年报后,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重点如下:
①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56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9亿,扣除主要的非经影响和减值影响,实现净利润7.6 亿,同比略降2.53%。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92.71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2.89亿。 2022年,公司智慧服务收入达到41.6亿,同比增长37.45%,累 计合同额达到542亿,待执行合同总额达427亿,其中,新增年化 合同额18.2亿,位居行业第一。公司环保装备销售额超60亿,毛利率提升2.18%。据银保监会新车交强险上险数据统计,公司环保装备总销售数量13,743辆,位列全国第一,连续22年处于国内行业销 售额第一的位置。其中,新能源环卫装备销量1,369辆,市占率 29.3%,行业第一。(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形成有效联动,公司在环卫装备行业的优势,对公司环卫服务营收的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未来几年,环卫服务收入能将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环卫装备特别是新能源环卫装备增速较快,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整体市场渗透率还较低,只有新能源环卫装备的渗透率达到15%以上的时候,环卫装备新能源化或许才会迎来发展的良机。)
②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有什么竞争优势? 公司具有30多年的环卫车专业研发底蕴,经过十多年的刻苦 攻关,2022年,公司全新推出了行业品种型谱最全的第五代新能源全系列环卫装备产品族群,产品覆盖了道路清扫清洗、垃圾转运、市政园林等上百个品种。 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有: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盈峰聚焦在环卫装备行业30多年,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积累的丰富生产制造经验和强大的技术优势,长期占据市场的领导地位,2023年第一季度在新能源环卫装备领域更是达到了37.8%的市占率。相比2022年底进一步提升了8.5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公司新能源环卫装备的市场份额将超过40%。)
③ 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公司持续深耕城市精细化管理运营,以科技引领阔步向前。 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公司自主开发国内领先的环卫全产业链智慧环卫云平台,该平台拥有 20余项智慧环卫相关的软件著作权及专利,投资近1.8亿元,汇集全球智慧融合“大云物移智”技术,以浸入式的思维、形成了环卫智能装备与服务运营有机融合,实时互联城市服务中的人、 车、物、事实现运营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目前平台 已为全国超7万台产品的客户提供智能服务。公司以科创为引擎, 着力打造智慧环境治理竞争制高点。 下一步公司将云平台的研发重点落实到深圳市城管局智能装备替代人工试点的需求上,切实实现街道全域环卫作业全面机械化,并将智能装备运维数据接入智慧化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各 作业场景优化提升并达到全过程智慧化监管的效果。(智慧环卫云平台将明显增强公司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对公司来说能提高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的营收,对客户来说,增强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使用黏性,提高了运营效率,全面机械化试点将明显降低客户的运营成本,增强对公司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的依赖性。)
6,恩华药业
略。
7,腾讯控股
略。
8,中公教育
(1)公司4月28日公告,公司大股东李永新累计质押股份6.13亿股,占其所持股份64.89%,王振东累计质押股份3.9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68.64%,鲁忠芳累计质押股份1.04亿股,占其所持股份44.58%,可见,大股东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李永新未来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2.1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22.19%,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3.40%,对应融资余额 0 元;李永新未来一年内(不含半年内)到期的质押股份累计数量329,277,945 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 34.87%,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5.34%,对应融资余额40,000 万元。鲁妈尚持有未被质押的股份1.3亿股,按5月5日收盘价5.46元计算价值7亿元,尚可做机动资金使用,今年对中公比较有利的方面一是业务在慢慢恢复,23Q1已经恢复盈利,学员的退费慢慢在恢复正常退费程序,另外,二级市场行情回暖,降低了大股东质押股份平仓或补充质押的风险。
投资有风险,入市有帮手。
学习投资可关注:
雪球:买进中国_大佛
XX号:实盘学习投资
$分众传媒(SZ002027)$$恒瑞医药(SH600276)$$中国平安(SH601318)$
#年报季报##如何分析公司##年报解读#
@剽窃太阳@cadenza@思而学投资@Hisoka西索@瓦力慢慢变富@wangyc3
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