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第一次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在雪球上看方丈和别人讨论,有了无负债情况下30倍左右年收入的模糊概念。有了30年收入的本金,资产被动收入大概可以覆盖支出,也就可以去做职业投资者,持续生存下去。当然这个条件并不统一,也不绝对,每个人情况不同,也有很多替换条件,比如换成股息覆盖年收入/消费,降低欲望可以提早实现,家庭开支30年,或者把30年换成到退休的时间等各种版本。在实际探索财务自由的路上,尤其是经历了过去3年,最近再和好友讨论这个问题,我想这个目标定的更明确一点。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30年收入是不够的,市场如出现各种极端行情,对于财务自由后的资产总额,年可支配现金流和消费支出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很可能出现双杀的情况。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医疗等开支可能会逐步提升。所以我觉得保守点的话,应该财务自由条件里的把30年收入/到退休的时间差换成从目前到80岁左右的时间差。确保退休后生活质量不降低太多。另外每个人对安全感的偏好不同,我觉得理论上自己剩余的寿命年份的年收入/消费应该够了,如果想更安心点,可以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再上浮0-100%。上浮再多意义应该不大了。有人会说,货币会贬值会有通胀,我想说货币也有时间价值,作为股票投资者财务自由后也会继续盈亏,通胀和时间价值都会反映到股市里。当然了,上面定的这个财务自由=年收入或消费x剩余寿命,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些都是自己通过投资长期赚来的。不可以是一笔巨大的意外收入,也不能是短期运气爆棚赚来的,我觉得起码要投资10年以上用足够经验换来的才行。否则有了一笔巨款,千万别直接梭哈全职投资。最后想说,这只是长期目标,并不是压力,短期遇到熊市和极端行情,依旧可以和好友相互调侃,把目标换成“亏慢一点”或者“保本出”。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中国平安(SH6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