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个人特别支持反腐败,因为医疗界确确实实太乌烟瘴气了,但是我呼吁配套政策,不能不管不管一下子弄死,问题固然存在,问题存在也不是一天半天,处理需要体现智慧,需要手腕,需要耐心。

百济发了二季度业绩,爆表,老外自由定价,医生超高收入,只看临床价值,也没有腐败现象,很值得国内反思和参考。

第一,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机构,政府财政补助只占公立医院收入10%以下,剩下的90%主要来自门诊,住院等收入,而反腐败必然有一面结果是各种收入的大幅下降,下降多少下降不下降,有不同意见的大家自己去思考。那么,缺口的钱去哪里找?很多医院 可能医生正常工作都不一定能保证?医生工作动力在哪里?


【资料图】

再者,这几年药品零加成把院内药房变成成本端,集采把常规用药腐败榨干得得七七八八了,检验科,影像,手术,住院是主要来源,门诊说白了就是赔钱和导流的。

如果,反腐败把医院所有非合规收益来源全部切断,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是假如没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去保证医院的非营利性,结果一定就是所有医务工者都躺平,医生也没有学习,提升的动力,医院有什么药就开什么,也不需要考虑治疗效果,也不需要考虑患者感受,因为医院还受到各种内部,医保,卫健委等一大堆合规的要求,那么医生按照要求行医即可,最终患者真的能获益么?

怎么解决?医院要运营,患者要就医,这个民生问题必须保证,那么最终就是把压力丢给地方政府,地方财政去投入,补缺口,政府原本就没钱,以后要补窟窿,只会更加没钱,这就是大家说的不可能三角。

第二,对医疗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1、影响最大的是中成药,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中成药处方依据是什么?是进院,是说明书…疗效?反正医院有这个药就是治疗这个病的,其他的我一个医生怎么会知道。

2、各类器械耗材,包括IVD等。为了卖耗材,设备直接送医院,导致检验科都不够地方放设备了现在,设备是一对一配套试剂的,设备进院了就只能用我的耗材…类似种种,一大堆。高端设备,也没关系,没名额买?不够钱?没关系,我租给你,慢慢还,然后其他设备你医院一起买了…

3、创新药,分化,biotech公司情绪利空,长期大利好。主要是肿瘤药和其他大病。原有格局下,传统大企业,外企已经占坑了,这些企业早期在没有创新药的时候,在各家差不多的时候,怎么才能占领市场?不用多说。

那么,2010年前后新成立的这一批新企业,这几年正好开始商业化了,想要拿下市场,依靠的只能是学术,靠临床价值,困难重重,比外企刚来中国开拓市场的时候还困难,因为外企做创新药,利润高啊,有足够的空间和钱,去教育医生,所以医药行业一直都有一个说法,中国大三甲医院专家都是外企培育出来的,这句话不假。

反腐败,就是针对诊疗行为的革命,革谁的命,自然是原有利益集团的命。原有利益集团中,外企的份额已经开始被本土biopharma抢占,PD-1,二三代TKI都是例子。传统企业呢,依靠三板斧继续占领。反腐败就要把这两个利益集团给拆了,大家回到临床价值这条线,重新来玩,医生也回归医疗本质,重新搓散再分蛋糕,最大受益的自然最后一定是本土创新药企业。

股价,短期内,情绪大于实质。确实现在代表不去医院了,科室会学术会不开了,但是患者还就诊么?用药需求不变,结构上依然利好创新药。长期就是前面说的蛋糕再分配。

希望中国医疗行业溯本清源,希望解决问题再智慧一些,希望药企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创新。

对药企的建议:临床开发预算再大一些,特别是三期,把医院,医生覆盖范围更广一些,代表学术工作前移,代表少一些,临床医学团队再大一些,市场竞争和资源争夺,已经无限前移。

$康方生物(09926)$ $百济神州(06160)$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