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简发了如下公告:
虽然市场并不太买账,只是略涨一点,但站长认为,公告意义十分重大。
(资料图片)
市场为什么不买账呢?
军工产业链嘛,防火防盗防敌特,所以披露有限。
而且军工也不是当前热点,从炒作的角度看,所以这个概念不太好忽悠。
不过从基本面来看,这份公告还是十分重要,站长直接说重点:
首先,注意这段话:
“2012 年,公司 T800 级碳纤维规模化产品率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转入结合多型号应用的科研及小批应用阶段,公司与多个航空、航天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开展了持续多年的合作,公司 T800 级碳纤维走过了“基础技术研究”到“多领域多型号工程应用研究” 到“千吨级供应保障研究”的完整历程。”
2012年,T800就通过“技术鉴定”。
这次是“某工程应用鉴定”。
这句话非常完整的对历史进行了高度浓缩的概括,落脚点是历史历程的终点:“千吨级供应保障研究”。
《基础化工-化学纤维行业-中国碳纤维往事:风云六十载-中信建投[卢昊]-20221205【19页】》
“2023 年 3 月,由主机单位组织,公司按照相关程序委托了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召开了鉴定会,来自航空工业、航天科技等主机设计单位及有关制造院、所,相关高校及行业学会的院士、研究员、工程师、客户代表等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对中简 T800 级碳纤维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多型号进行了鉴定”
重点是组织方:“主机单位”
中简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是中游的前端,如下图红圈所示。
换言之,中简的下游是复材公司,即中航复材。
直接对接主机厂的,是复材公司,也就是碳纤维成品,如飞机壳体、发动机罩这些。
所以装机评审、定型这些是复材的事,不是中简的事。
另外还有一点信息分享,中简其实也有复材厂,但却不太想放入上市公司体系,因为周期性太强。
为什么周期性强,一是军工大小年,二可能就是这个冗长的装机评审。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公告意味着中简T800下一步就是量产供货了呢?
这个疑问,虽然公告里没有明说,但可以从字里行间揣摩。
我们来看“对公司的影响”这部分的三点描述:
一是标志着公司 T800 级碳纤维得到了航天、航空应用客户对后续批量应用的广泛认可;
二是随着公司三期项目首条产线即将投入试运行,项目建设、试车等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已经转化为千吨级大规模稳定持续供应能力;
三是公司产品供应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多样性工程产品及生产线保障能力,己具备全面转入批量增长快车道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前两点说的是供应瓶颈不存在的问题。
关键是第三点,请一字一句的多读几遍。
“T800过评审”和“解决客户集中度高”,这两者什么关系?
站长认为,潜台词就是下一步T800即将供货,而且客户是另一家航空复材大佬。
不然,说什么“己具备全面转入批量增长快车道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呢?
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验证,到时候再来聊吧。
$中简科技(SZ300777)$$中复神鹰(SH688295)$$光威复材(SZ300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