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卖4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比亚迪”,王传福“实现”了许家印的造车梦。

作者 | 蒲肃

来源 | 债市观察


【资料图】

去年,新能源车企销量、营收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张,但负债水平也水涨船高。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领头羊,负债、营收的同步增长尤其明显。

2022年,比亚迪销量超过180万辆,市占率达到27%,营收超4200亿元,净利润166.2亿元,同比翻了4倍不止。

同时,比亚迪去年总负债达到3724.71亿元,2021年这一数据是1915.36亿元,同比增长194.47%,负债率达到75%,远超同行,甚至比肩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

而同样以新能源车为主的“蔚小理”加零跑汽车,四家车企合计负债约1555.58亿元,还不到比亚迪的一半。

王传福将比亚迪2023年的销量目标定为“300 万辆起步,争取翻倍增长到 360 万辆”,如果达到这一目标,比亚迪不仅是规模翻倍,恐怕负债水平也要达到新高。

有人说,比亚迪实现了许家印的造车梦,但希望不要走恒大的旧路。

上下游“通吃”的比亚迪

应付款项超2600亿

从比亚迪的负债结构来看,流动负债接近90%,约为3333.45亿元,其中应付账款同比涨幅高达191.96%,约1404.37亿元,接近翻2倍。

同时,其他应付款同比增幅高达295.36%,约1221.24亿元,而2021年才413.48亿元,都快翻3倍了。

理想汽车CEO李想此前还表达了对比亚迪成本控制的欣赏,“(比亚迪)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22.8%(经销商体系),假设并入经销商体系的费用,比亚迪第四季度毛利率和特斯拉第四季度25.9%的毛利率(直营体系)不相上下,甚至表现更好。考虑到平均售价更低的因素,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的优于特斯拉。财务是最理性的考试题,这个答卷非常优秀!”

通过上下游两头通吃,减少财务负担,销量还实现大增,比亚迪想不疯狂扩张都难。

疯狂扩张的底气

去年比亚迪能实现销量和营收大增,与他自身大幅追加投资密切相关。

从2021年开始,比亚迪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就开始大幅增长,当年这部分投资总额约为373.4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17.17%。而2022年这一投资金额增加了600亿元,达到974.57亿元。

具体来说,这些投资包括投资购买设备、扩建厂房、购买专利等,而这些开支往往是一次性的、大量的现金支出,此外还有大量的研发费用。

比如,比亚迪2022年研发费用约为186.54亿元,超过2021年和2020年研发费用之和。

比亚迪还通过股权投资形式追加约90.81亿元的投资,增加自身在汽车金融、锂电材料、半导体设备研发等领域的介入。

其中,2022年11月,比亚迪以20亿元认购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11%股权,而盛新锂能在阿根廷、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以及我国四川雅江等全球多地都有锂资源项目;此外,比亚迪去年12月,还向浙江碳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注资3亿元。

比亚迪敢于在这两年大幅追加投资的底气,来源于2020年到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增加,三年来比亚迪的经营性现金流分别突破450亿、650亿和1400亿元。

从2020年到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分别超过42万辆、73万辆和180万辆,但应收款却从2020年的412亿元,下降到2022年的388亿元。

比亚迪的应收款项越少,则经营性现金流越多,也说明比亚迪对下游合作方的话语权在不断增强。

而随着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增加,比亚迪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实现了对投资性现金流的覆盖,这种正向现金流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三年。

也正是受惠于此,王传福才对规模发展怀抱信心,乃至于喊出要在2023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目标。

你会购买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