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硅料的价格,都会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在盈亏线苦苦挣扎的新玩家和小玩家,报出一个无法再低的价格,比如每吨10万,或8万。再低就要严重亏本,不如不接单。然后,通威等大玩家,欣然接受这个价格,依然可对应20%、30%往上的利润率。看上去,这里似乎是小玩家在定价,其实这是小玩家拿命在定价,一点都不好玩的。

这样的价格机制,在各行各业都很常见。比如乳制品。市面上各家的常温奶低温奶酸奶,价格都差不多。在这个的价格下,伊利常年对应有30%以上的毛利率和20%的ROE,光明则常年只有20%的毛利率和10%以内的ROE,至于其他小乳企就不要提,活得非常艰难。

硅料是一个有着森严技术壁垒的行业,新玩家需要漫长的学习时间,才能将成本降低到跟通威差不多的水平。在此之前,其成本是不可能和通威平齐的,差老远了。

没有哪个新玩家小玩家是奔着死拼价格战来投资的。那些指望新玩家小玩家主动发起猛烈的价格战,然后将硅料价格打压到现金成本之下的,只能说你想多了,跟盼着天上掉馅饼是一回事。你想想,这些新玩家小玩家,它的投资人傻吗?用自己的血汗钱,为你们这些下游来做嫁衣?

当需求端突然崩盘(比如欧美地缘政治因素),硅料是有可能陷入供大于求的。这样的话,硅料价格暴跌到现金成本的价格战,就有可能发生。对此,其实通威也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就是一体化。简单来讲,就是通威把自己的硅料做成组件,直接卖。最终,只要组件端保持不亏本,那么,硅料端也不会亏本。但是那些没有一体化支撑的硅料,就会深陷价格战,不死掉一批,是不会罢休的。而通威无非是少赚一点而已。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小,具体细节这里不争论。

所以,只要不是光伏的需求端发生大的崩塌,今后很长时间内,通威都会有一个不错毛利率水平。具体每吨到底赚2万?4万?5万?这要看新玩家的学习曲线。但不管怎么样,新玩家的成本一定不会轻易追上通威。

对这些新玩家和小玩家的成本控制来说,我之前有过明确的说法,就是:大多数硅料新玩家做不到保持稳定生产(总是停工,无法满产达产)、高质量生产(N型料占比过低)、低成本生产(每吨投资、员工学习曲线等都差很多)。

在这几个因素的折腾之下,新玩家小玩家的成本必然居高不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把这看做是通威的护城河。因为,一定会有不少新玩家死在这几点上面。

总结论:

1、今后三五年左右,每吨硅料的净利润,会逐步降低到2-5万之间,这对通威来说,依然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2、当前阶段的硅料,依旧是供不应求,每吨的净利润会远远大于2-5万。具体会保持多久,要看新玩家产能的兑现情况。在新玩家产能逐步兑现的情况下,硅料价格就会进入本文所分析的阶段。

$通威股份(SH600438)$$协鑫科技(03800)$$TCL中环(SZ002129)$@今日话题@7X24快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