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深陷应收款泥潭,叠加燃气政策性亏损导致财务状况稍有恶化,公司经营比前两年更加困苦,整份年报低于预期。


(资料图片)

第一部分 业务:

固废:

固废处理业务 2022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8.80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54.99%,同比 增长 4.74%;实现净利润为 9.07 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 77.11%,同比增长 26.57%,剔除工程与 装备业务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 44.49亿元,同比增长 23.36%,实现净利润为 8.13亿元。(年报描述)

作为公司的重点发展业务,固废这两年的确是业绩和垃圾处理量和发电量基本实现了同步增长,但业绩释放明显低于项目投产进度。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我们看到 南海绿电:3.16亿 厦门创冠:3.00亿 城市环境服务(环卫):1.26亿 那除去这3家公司,其他的固废厂合计收益:8.13-3.16-3.0-1.26=0.71亿元,说明什么问题,大批项目都是微利甚至亏损的,当然这可能和大批项目这两年刚投产有关系,未来期待能够释放合理的利润。继去年8000多万的资产减值,今年还有3000多万的资产减值,固废项目真的不是买到就是能赚钱的。另外,受疫情的影响,危废也是低于发展预期,量价齐跌。

(以上不对之处请指正 )

燃气:

继21年燃气赚18万勉强保本,22年燃气基本亏损在0.9-1亿元左右,公司今年选择性没有披露燃气公司的经营数据,估计实在是拿不出手,年初还想努力保本的,没想到年底亏了那么多。我个人意见,该披露还是披露吧,政策性亏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今年一季度燃气实现了盈利,这是好事,二季度燃气应该能够多少赚一些,燃气价格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没办法预测。佛山依然是全广东燃气定价最低的地区,这种情况能否随着顺价机制的落地而被打破,要看政府的考量了,毕竟让国企来资助全社会是不合适的。

除燃气以外氢能的发展低于预期,毕竟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政府扶持的,都没余粮了,发展变缓也是可以理解。能否成为公司的第三增长曲线,氢能的技术突破和普及是关键。

氢气(公斤) 453,734.50 kg 494,527.91kg -8.25% 降幅比较明显

水务:

供水2022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61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7.68%,同比下降 2.33%。供水 业务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影响,供水安装工程收入减少以及售水量下降。 排水2022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4.79%,同比增长 7.23%。排水业 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补确认部分污水处理厂过渡期间污水处理结算收益;部分污 水处理厂结算量提升,以及新增金沙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2 万方/日)、大石污水处理厂(二 期)一阶段(2 万方/日)投入运营带来收入增加。(年报描述)

没有惊喜也没有惊讶,天花板业务了,公司也不准备继续投入也没什么可以继续投入的了,对于业绩也没什么可以解读的。水务23年就要考虑转轻资产运营了,公司启动以排水业务和固废处理业务相关资产发行基础设施公募 REITs,规模预计 为 10-30 亿元,说白了就是开始卖资产了。资产重估这个是有点意思的事情,10pe股票旗下资产卖出15pe,是不是啪啪啪市场打脸。

第二部分 应收款:

说回年报中最严重的问题,应收款和现金流问题。

应收款:27.81亿 17.31亿 10.28亿 9.07亿 4.15亿

2018-2022年的应收款变动情况,应收款21年22年明显恶化,重要原因因为疫情地方政府开始没钱了。而且还不仅仅是国补的问题,是南海区政府没有钱了,公司一直没有披露这方面内容。南海区作为瀚蓝的大本营,欠了瀚蓝那么多的钱是没有想到的,公司的根基出了问题。2022年1-12月 南海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4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8.72亿元。税收总额473.81亿元同比下降18.1%。(感谢小朱提供的数据)寅吃卯粮不可持续。

还好这次有大股东出手救援了,不然一个当地的优秀企业活生生被当地政府给拖死了,让人唏嘘。

公司下属子公司拟将基于相关特许经营协议或服 务协议在南海区提供垃圾处理服务、环卫保洁服务、污水管网运营维护、污水处理服务 等形成的不超过 10 亿元的应收南海区相关镇(街)政府或主管部门服务费债权及与之 相关的责、权、利,以非公开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予南海控股,以评估价值作为定价依 据。(公告内容)

光10亿的应收款几乎就是瀚蓝在南海地区3年左右的利润了,所以近两年公司赚的都是白条也可以理解了。好在大股东也没袖手旁观,终于出手救助了,年报也表示要解决至少15亿的应收问题。如果真能有效解决应收款问题,那现金流也能有起色。

今年的现金流改善幅度:10亿(债权转移)+10-30亿(Reits)+10亿(大股东备用金)

如果燃气今年能有1-2亿盈利的话,现金流将大幅改善。

公司23年的总资产规模目标是350亿,和22年年末332.88亿相比,资产增长幅度有限,和前几年资产规模大跃进相比,目标明显是调低了不少,公司是不是会以减少负债率的方式遏制资产规模快速上涨带来的资金问题,拭目以待,至少我是希望公司降低负债来提升财务健康度的。

第三部分 发展:

发展永远是绕不过的问题,公司不发展无法提升股价的,无法为股东带来回报的。

1.2 战略路径 (1)固废:面向全国,紧抓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优质项目的窗口期扩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 模,同时加快拓展轻资产运营的环卫业务;做强工业危废和有机质固废处理业务;持续推进纵横 一体化大固废战略,打造全面对标无废城市的“瀚蓝模式 2.0”。 (2)能源、水务:立足佛山市南海区,逐步转向轻资产运营。(年报描述)

今年公司的资本开支目标是40亿,但看看在建和筹建项目,固废 在建2个,合计1450t 筹建1个1500t+55w吨/年;餐厨 在建6个,其余都是些小项目 只能说现在建一个项目成本和以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另外等今年的在建项目完工之后,筹建项目大幅减少,如果今年没有新项目获得的话,明年的资本开支将开始下降25年之后大幅减少,发展进入缓步期。

负债和发展之间的平衡,公司需要考虑的,3年疫情对公司的影响也非常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对于扩张我一直持谨慎的态度,何况十四五期间固废的新项目真的都是蜜糖么。之前我是比较反对Reits的,毕竟是要让渡一部分利润的,但为了达到负债和发展之间的平衡,现在看起来的确是有必要出售一部分资产换取现金来解决负债的问题,不然发展真的会成为压垮公司的稻草。

结尾:2022年是不是公司最困难的一年?就算不是至少也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了,已经逼到大股东出手的地步了。2023年能否困境反转,要看多管齐下的应收对策能否起效。如果效果不好,那一年比一年困难是必然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