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财经独行侠”第680篇的原创文章,还请各位老铁帮忙点个赞,谢谢支持!
(资料图)
人工智能是当下资本市场最热的话题。大家应该都听说过AI四小龙,即商汤、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以及云从科技。目前上市的就只有商汤和云从科技,今天侠哥就来重点分析一下,AI四小龙中当之无愧的龙头——商汤。
人工智能领军者
公司以计算机视觉起家,目前是亚洲最大人工智能软件供应商及中国最大计算机视觉软件供应商。深耕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领域。
国内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四小龙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合计51.4%。其中商汤占据最大份额,约17%,位于四小龙首位。
4月10日,商汤科技在技术交流日基于“大模型+大算力”推进AI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布商汤“日日新”大模型体系,包含参数量高达1800亿的名为“商量”的自研类ChatGPT大模型和4个应用向模型。
日日新大模型体系具体包括:
(1)语言大模型“商量”,不仅可进行连续、流利对话,还具备长文本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代码生成能力。
(2)多模态大模型“秒画”,可实现高分辨率画作的快速生成。已具备现场训练文生图模型,效果可比肩mid journey。作图速度比同类型模型提升了3倍,可支持6K高清图片的生成。
(3)数字人生成平台“如影”,快速高效生成虚拟分身。仅靠手机拍摄5分钟的短视频即可快速生成声音及动作自然、口型准确、多语种精通的数字人分身。
(4)三维空间和物体生成平台“琼宇”和“格物”,可用于虚拟现实场景快速构建。其中“琼宇”具备城市级大尺度的空间重建生成能力,满足影视创作、建筑设计、商品营销、数字孪生管理运营等行业需求。
在核心算力方面,据统计,能达到ChatGPT这种算力要求的公司在国内凤毛麟角,只有6家。他们是商汤、百度、腾讯、字节、阿里和幻方。其中,商汤“大装置”目前2.7万块GPU,5000P flops算力,相当于1000台英伟达DGX A100服务器,有约10%算力是配套国产算力,在建规划算力比当下还要翻倍。
总的来说就是,公司完成了以大模型为基座,依靠强大的算力为支柱,是目前国内最具AI平台商业化前景的公司。
风险与机遇并存
虽然公司做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公司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这也是目前市场对商汤的担忧所在。
AI时代我秉持一个观点,烧钱的公司不一定成功,但不烧钱的是一定不会成功。现在百度、阿里都是海量的烧钱,商汤这几年已经总共亏了400多亿,虽然是国内少有的实打实的投身AI的公司,但无论是大装置投入还是超过100%的研发费用,都需要天量的资金支持,公司还能不能扛得住是要打个问号的。
在数据层面,不像百度,阿里,腾讯拥有大量的通用数据。商汤更多是行业数据,在通用数据方面的竞争力是偏低的。
港股市场重分红而轻融资,和A股环境截然相反。同属四小龙的云从科技,今年以来股价翻了4倍,而作为四小龙之首的商汤仅仅只涨了24%。好在商汤已经进入了港股通,相比还没进港股通的百度来说,流动性上又要好一些。
然而风险之下往往也同样蕴含着机遇。一般来说,历史上那些颠覆时代的新技术带来的主线行情,最开始涨得好的都不是最正宗的标的。移动互联网炒的是乐视,5G炒的是东方通信,新能源炒的是坚瑞沃能。但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最终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都不会缺席,笑到最后还是腾讯、中兴、宁德这些龙头企业,我相信凭借商汤的实力和地位,未来也会得到市场认可。
商汤目前最大的机会就在于,股价还远没有反映出公司应有的实力。从估值的角度看,股价仍处在低估区间。今年公司收入借助大模型的应用,预计将达到58亿,按照行业PS水平,再加上龙头溢价,给予25倍估值,对应市值1500亿左右。现在股价才20倍不到,市值也不足1000亿,仅估值修复就有50%以上的空间,更不说行业爆发所带来的估值提升了。
公司股价从上市后,经历了一年半的深度调整,又在底部横盘整理了大半年,目前股价刚刚放量突破底部震荡箱体,站上了年线。从技术上看也是蓄势待发之势。
侠哥近期也是趁着回踩调整进行了布局,期待人工智能第二轮行情,市场将去伪存真,让实实在在为AI做贡献的企业能够得到应用的价值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