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心目中,数学无非就是一些公式、计算、推理、证明......枯燥无味、繁琐烧脑。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吸引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呢?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决定采取几个妙招,让孩子们不怕数学,爱上数学。

妙招一:吊胃口、引兴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往往新接一个班,我就会提前布置一个作业,你对数学有什么感受?你希望怎样学习数学?得到孩子们的心里想法后,第一节数学课,我就告诉学生:你知道吗?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无处不数学。

然后通过课件PPT,出示你有没有观察过一片叶子,对它为什么能精确地分成两半表示奇怪?你有没有注意到各种花的花瓣形成的完美星形?有没有注意到某些贝壳和松果的螺旋形生长模式?有没有注意到人的头发或红杉树的树枝、树皮的生长模式?自然界中充满着数学概念的实例。还有出租、盖房、利息、税收、打折、旅游。在学生惊叹中,发现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处处离不开数学。

这时候,我就拿出数学书,你们想在生活中成为数学通吗?那就从学好这本书开始吧!这时候,学生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拿出课本,想要学好数学。

妙招二、用幽默、化枯燥

孩子们对于太深奥或成人化的语言,感到乏味,难以理解,如果数学老师的语言能够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富有激情,那么孩子们就不会再觉得枯燥无味。

比如以前我们的退休老教师王再训,把每一次的课堂练习形容成“三大战役”,看谁能攻克难关,取得胜利。激发起学生的挑战天性,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打胜仗。再比如我上课的时候,都习惯把题目中的需要“换算单位”、还有一些拐弯的题形容成“一个个陷阱”,看谁一不小心掉进陷阱,这样孩子们在做题的时候,就更加专注。而且,我专门收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在课上开设一个“数学医院”,把错误当成一个个病号,请学生当医生给它们看病。教师说:“这里的病人都病得十分严重啊,哪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能给他们看看病吗?下面请某某医生上来为几号病人诊断”。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本事全拿出来,生怕自己成了庸医。教师及时向答对的小朋友及时提出表扬:“这位大夫真是神医啊,这样的疑难杂症也让他治好了,真是妙手回春啊”!

妙招三、多直观、博眼球

有些数学知识,对于孩子来说,刚刚接触往往摸不着头绪,不求甚解。这时候,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让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通过希沃白板,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教具、视频等,比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学生怎样画圆,以前都是老师手拿学校里的教具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有时候教具已坏,还有时教具不顺手,耗时、耗力,而现在有了希沃白板,在希沃白板上面手指一点,就出现了一个圆规,再一划,圆规就非常规范、形象的画出一个圆,学生们都惊叹、欢呼“高科技啊!”我还利用希沃白板里面的视频,在上课时播放,视频里面有趣的讲解、形象的展示、精辟的语言都深深吸引着孩子。

妙招四、多激励、增信心

1.课堂上抓住机会积极进行口头表扬,给表现好的、积极向上的学生颁发红旗、星星、苹果等标志,刺激所有学生积极展示自己,测试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业,实行作业积分兑换制,到一定时间,根据积分高低给予棒棒糖、钢笔、练习本等物质奖励。

2.采用“导师制”,对于学有余力的、成绩比较好的孩子聘任“导师”,在课堂上举行仪式,颁发导师证书、采取“一帮一、小组结对”的形式,帮助一些平时的“潜力生”尽快提升、尽快进步,极大鼓舞孩子们的信心和兴趣。

3.制定“挑战一周无错题”的活动,让学生挑战自己,挑战他人,只要一周无错题,就给孩子一定的奖励,比如发给家长班级群表示祝贺,颁发奖章喜报、颁发物质奖励,学生都积极响应,自信满满,表示一定要挑战自我。经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学生做题认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这些,都是我在课堂上常用的小妙招,让孩子不怕数学,爱上数学,数学就不再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而是妙趣横生的智力游戏。

责任编辑:冯牧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