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系列“基金投顾体验周记”,计划是每周一篇,这次是系列第24篇。这篇来聊聊基金投顾的实力与运气,也顺带聊聊分析和选择。
(相关资料图)
投顾亦是产品
现有的模式下,基金投顾产品化特征还是更明显一些,监管层面的指引是趋向于跟基金单品一样有比较明确的类型的,比如偏权益的,偏固收的,偏现金管理的。至于一些投资者所期待的“大包大揽”型投顾,也就是把择时择势择基都承包的投顾产品,其实是不存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权益类的基金投顾,主要解决的就是投资者在权益基金方向上择势和择基的问题,固收类的基金投顾,则主要解决的是投资者在固收基金方向上择势和择基的问题。至于择时和资产配置,主要还是要靠投资者自己的,投顾在这方面的拘束比较多。
既然基金投顾在择时和资产配置上帮不了太多忙,那么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把投顾当成一个权益类产品或者固收类产品为宜,这个特殊的产品是一篮子基金的组合,一站式配齐,省得自己去搭配组合了。
业绩离不开实力与运气
基金产品的业绩,主要因素还是两点,实力与运气。拆细来看,一方面市场表现作为基础,实力在基础上增彩,当然有的时候总有些意外因素,因为市场走势跟预期很难契合,大家都是在做概率,但是概率的分布也不是均匀的,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出个均值。
但这种强的体现可能不是稳定输出的,是阶段性输出的,至于哪一段其实有些看运气,因为事先的预料可能跟最后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
就比如说最近,信创一竿子立起来了,可能有的基金经理追得早,业绩也立起来了,这其实是之前主理人预料不到的;还有的基金经理可能看涨得多,已经减仓不少了,这也是主理人可能预料不到的。
不过这些预想不到,拉长时间来看,会回到一个平均水平,当然也不排除有人运气就是一直很好……毕竟我们也是见识过基金经理连续五年都在风口上……
剥离实力与运气
看到很多人都愿意体验一段投顾产品,然后再加大力度投入,哪怕这产品公开运作时间已经很长了,有足够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柠檬君还是倾向于去做深度的研究,然后再去下重手,相信自己的研究。
至于投顾的研究,重点还是剥离实力与运气。我觉得去分析一个投顾的历史运作,需要去看:
一是策略,包括策略的稳定性和演进,策略的变与不变,不变是不能漂移,变是顺应时代变化相应的升级改进,也就是魂不能变,形态可以有所不同。策略是要跟自己的投资需求相匹配的,包括收益、回撤、期限等角度。
二是调仓,关注择基能力和组合能力。一方面是能不能选到好的基金,另一方面是不能把好的基金搭配起来,把各方面的目标都能给完成。
三是重要操作,关注一些对于业绩影响较大的调仓操作,去梳理在策略的指引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操作,是不是合逻辑,后续还能有这样操作的概率有多大。同时需要关注一些拖累业绩的操作,有没有失误,如果是失误,经验教训是什么。
当以上的问题被梳理清楚,投资者就会对一个投顾产品建立起比较全面的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搞清楚了,“会怎样”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今日话题#柠檬投顾体验#$越海(TIAA644002)$$连天芳草(TIAA64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