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华特达因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季报,看了季报后,许多投资者惊恐万分!收入、利润都没增长,婴儿出生数下降,公司业务到头了,看雪球评论牢骚满腹。由于近几年华特达因的业务范围一只处于调整中,投资者只简单的做同比、环比对比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业务变更后,很多指标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我们要看的核心经营质量指标:经营活动得现金流是否一直在增加,ROE是否在提高,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作为跟踪华特达因五年的投资人,下面通过三张报表的详尽解析,方能拨开迷雾见晴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资产负债表解析:
图片太小,球友可以通过巨潮信息网、大智慧、雪球打开季报对比看下文。
由于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一个时点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报表列出了当期和上一期的数据,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不能和去年同期比,中间过去了一年的时间,期间已经过四个季度的经营,变化很大,所以只能与上一期去年年末数据相比,才是本季度经营后发生的变化。
资产负债表中重点分析的几个内容:
1、现金加可交易的金融产品
2、应收账款加应收票据
3、存货
4、固定资产
5、其它应付款
6、净资产
7、少数股东权益
(1)现金加可交易的金融资产
当期数:28.91亿,年初数28.49亿,差额0.97亿。分析这个数据就是要看看通过一个季度的经营,公司又增了了多少现金。
就像你开一个店,无论你报表出多少利润不是关键,账上的钱只要不断增加你就会很开心,这里关键是你欠别人的钱没有增加,账上多出来的现金肯定是赚回来的。否则不会无缘无故多出这么多现金。
有人说怎么一个季度账上才多出不到一个亿的钱呢?钱跑哪里去了?下面详细分析解读。
下面看看经营性应收影响的现金:
2023(一季度) 2022年末
应收账款 2.77 2.48
预付账款 0.32 0.27
存货 0.89 0.87
合计 4.17 3.71
两者差0.46亿,说明别人欠你的钱增加了,减少了因为经营所带来的现金。
经营性应付账款,也就是说你欠别人钱增加了吗?
应付账款 0.39 0.41
合同负债 2.02 1.69
应付工资 1.47 1.49
其它 0.94 1.04
合计 4.82 4.83
两者相差100万,也就是说通过一季度经营欠别人少了100万。
再看看这个季度分红了吗?通过后面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少数股东权益变化可以看出这个数据,资产负债表里,少数股东权益本期与年末数据相比少了3.53亿,可以测算出:达因药业一季度分配10.54亿现金,年初数14.77加上本季达因药业实现净利3.15亿,3.15亿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1.52亿,14.77+1.52亿=16.29亿,减去期末11.23亿,少数股权分得现金5.05亿,小股东占48%,全部分配10.54亿,上市公司分回现金5.47亿。根据现金流量表筹资活动减少数,实际分给出了2.34亿,还有2.71亿没有分出去,挂在其它应付款和应交税金里,这里还有分红所得税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本期分红现金减少了2.34亿。
根据本季度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表,产生的现金流3.35亿,分红2.34亿,购置固定资产(是投资)花了780万,和资产负债表上多出的现金基本对起来了。另外通过一季度经营还增加其他人欠公司的钱4600万。
(2)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在这里笔者再强调一遍应收账款不能和去年同期比,只能和上一个期末比,应收和上一个期末多了2900万。
(3)存货
本期0.89亿,上期末0.87亿,基本没有变化。
(4)固定资产
期末8.66亿,上期末8.78亿,基本没以变化,说明产能足够,没有大的新增固定资产。
(5)其它应付款
为什么要重点关注这个项目呢?有些上市公司乱七八糟什么都往里放,看的迷里雾里的,让你搞不清楚,这里也是隐瞒利润最好的去处,比如,公司预提费用,不影响现金流,但是可以减少净利润,为了掩人耳目,故意不放在资产负债表内的预提科目中,混进其它应付款。
达因这个数据也很大3.36亿,其中需要支付的股利(达因药业小股东)2.42亿,上一期是1.14亿,需要支付的股利0.09亿,本期差额0.94亿,上期差额1.05亿。这个近1亿的其它应付款,笔者原来问过上市公司,说是销售返利。起码两期比起来差别不大,不会影响当期数据。
(6)净资产
本期净资产38.71亿,年末40.61亿,减少了1.9亿,减少的原因就是子公司一季度大比例分红。根据少数股东权益变化可以看出,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减少3.53亿,这个数据的减少可以推算华特达因子公司达因药业总共分红10.54亿,合并报表后分给上市公司的没有减少净资产,分给药业少数股东减少了净资产,净资产为什么仅减少1.9呢?因为还有一季度盈利增加了净资产,增加的减去分出去的就是差额1.9亿。
(7)少数股东权益
在净资产里已经讲清楚了,这里不在赘述。
资产负债表引起的几项经营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由于变化不大,不在分析,这里重点分析一下ROE。
一季报,尽管公司出的净利润增长不多,净资产收益率还有一定提升,本季度7.31%,去年同期6.7%,预计华特达因2023年ROE能够达到30%以上。充分说明了它的盈利能力。本期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药业公司大比例分红,减少了净资产。
央企从去年开始考核净资产收益率,那么央企为了完成任务,也开始大比例分红,一是由于国家财政困难,鼓励央企多分红,二是考核机制的变更,促使了央企愿意分红,通过分红可以降低净资产,净资产降低后,净资产收益率自然提升了,这是央企近两年大比例分红的原因。
达因药业也有净资产收益的考核指标,但不是重点指标,权重影响不大,山国投重点考核的是净利润。今年一季度达因药业进行了大比例分红,目的是把钱分到上市公司去,这样的分红一定有它的目的,让我们静等期待上市公司有了钱以后下一步的行动。
二、利润表解析
分析利润表,重点分析以下几个项目
1、营业收入
2、营业成本
3、销售费用
4、管理费用
5、财务费用
6、其它收益
7、净利润
8、归母净利润
(1)营业收入
我们先看历史营业收入和本期营业收入的项目,根据达因药业年报:销售收入构成:
医药:20.41亿
电子信息:2670万
科技园区管理:3200万
教育:23200万
晶体材料:930万
本季报销售收入5.61亿,其中达因药业5.5亿,剩余1100万为其它项目的营业收入,由于在季报中披露营业成本大幅降低是由于学校成本降低、管理费用降低1100万也是由于管理学校的费用降低。根据其披露信息,学校的费用没有并入报表,那么销售收入也不可能进入报表了,只不过学校资产还在报表中,公司从去年就开始剥离学校,目前学校已经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只不过还没有过户。
由于另外三项业务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00万,因去年一季度没有披露各项的收入,按照平均每季1700万,而今年为1100万。也是大幅降低。
根据一季报披露达因药业实现营业收入5.5亿,净利润3.15亿,销售净利润率57.3%。营业总收入看起来降低,只要是由于学校实施已剥离,没有并表,其它三项收入下降所造成。
(2)营业成本
一季报营业成本7900万,去年同期1.22亿,下降4300万,主要是学校成本减少所致
(3)管理费用
一季报管理费用1820万,去年同期2910万,下降1090万,下降率37.46%。原因也是学校管理费用下降所致。有人不理解管理一个学校需要花那么多钱吗?这里解释一下学校的财务报表:学校的管理费用不是上市公司对其管理的费用,是学校本身有管理团队如校长、副校长、办公室、后勤等管理部门所列支的费用,只有教师的工资、学校固定资产的折旧、土地使用权的摊销、学校的办公费用才进入营业成本,合并报表后,管理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其它进成本。
(4)销售费用
一季度发生销售费用1亿,去年同期0.9亿,销售费用增长11.1%,而达因药业收入增长3%,说明一季度药业加大学术推广费用。
(5)财务费用
由于公司账面现金越来越多,财务费用包含了利息收入,肯定会大幅下降。
(6)其它收益
为什么把这一块单独拿出来说呢?因为这一项基本都是影响净利润,而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这些项目包括:
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
处置固定资产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
由于达因一季度这些数据都是十万级别的,不足以影响净利润,这里不再赘述。
(7)净利润
一季度报表实现归母净利润1.64亿,增长不多,看起来不理想,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学校没有并表,影响净利润600万。
过去两年都是前高后低,这不符合公司业务正常的体现,今年公司第一季度把业绩故意做低一些,就是为了未来每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这样说的理由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比去年增长21%,经营性的应收增加还减少了4600万的现金流,如果应收款现金流不减少,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应该是3.35加上0.46亿,等于3.8亿,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0%以上。各位球友可以想象:现金流增加30%以上,而净利润持平,钱从哪里来,因为带来现金流的其它项目基本没有变化,如果我做财务总监只需少确认5000万的营业收入即可达到目的。笔者毕业后早期也做过财务负责人,当时都是老板定出利润数,我可以毫无困难的按照他的要求出报表,几乎可以做到一分不差。
去年净利润一季度相比上一年增长43%,去年一季度基数太高,高的原因是2020年开始,第四季度开始控货,一部分销售转移到去年第一季度,把去年一季度业绩人为提高了。所以看起来,一季度达因销售收入只增长3%。利润增长10%。
笔者多次呼吁价值投资者,不要太相信企业的净利润数据,净利润调节太简单!如果看过去两年每个季度经营活动的现金流,还是非常平稳的。只有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不会作假,才是反应一个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
(8)归母净利润
由于上市公司下面有很多控股子公司,但不是全资资公司,子公司里有一部分股份不属于上市公司,这样就出现了少数股东权益。华特达因由于历史原因比较特殊,上市公司只占盈利能力最强的达因药业52%的股权。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占48%。达因药业一季度实现3.15亿净利润,归母的净利润只有1.64亿,其它母公司的业务包括利息,投资收益和另外几个小公司的利润基本持平,所以未来看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只需看达因药业净利润即可,其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流量表要分析本期和去年同期比较,到底现金流的差额在哪里,下面就分三个部分分析:
1、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分析一个企业的现金流,这部分最为关键,这是给一家企业能否带来现金流的关键,就是企业的经营。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带来的现金流入:本季6.96亿,去年同期6.7亿,看起来变化极小,还是由于学校没有并表,去年学校每季带来现金流5750万,今年没有了,同时其它三块业务也降低,所以这个数据和去年不可比,就现在知道的,这个数据如果口径一样就应该增加5750万,那就不是6.96亿,而是7.54亿。
收到与其它经营活动的现金比去年增大主要是政府补贴今年是1490万,远大于去年,不过对公司总体现金流影响不大。
现金总流入:7.22亿,而去年同期6.87亿。还是由于学校没并入的原因。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
购买商品支出:本季6600万,去年同期5300万,增加1300万,增长25%,这里主要是达因药业生产药品购买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从存货来看,2021年底存货1.02亿,2022年一季度末存货9200万,2022年年底存货8700万,2022年一季度存货8900万。由于2021年年底存货高于2022年底存货1500万,2022年底存货较低,需要补库存,今年一季度购买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就多,从2023年一季度生产量来看,本季度生产量比去年同期增了25%的产量,由于2021年底库存较高,去年一季度不需生产太多,营业收入仍然同比大幅度提高,由今年一季度初存货较低,为了保持销售收入的增长,一季度加大马力生产,生产的东西也几乎全卖出去了,因为季末库存并没增加。反而减少,说明公司库存管理更高效了,收入增加,库存比去年同期减少,存货周转率进一步提高。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本期1亿,去年同期1.5亿,减少5000万,这里主要是学校的影响,学校不并表了,学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工资不再支付,影响5000万。
支付的各项税费:本期7000万,去年同期7700万,也主要是学校影响,收入没进来,自然没有税费,另外其它几个企业收入下降,也会减少税费。
其它影响经营活动的支出:本期1.49亿,去年同期1.29亿,多出2000万。
经营活动现金总支出:本期3.87亿,去年同期4.1亿,少支出2300万。主要由于学校支出没有了,其它三个项目支出也会小一点。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3.35亿。就目前而知:学校影响净现金流600万,按照可比口径,现金流净增加额为3.35+0.06=3.41亿。
过去三年每个季度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
季度 1 2 3 4 合计
20年 0.95 2.26 2.24 1.91 7.36
21年 1.37 2.01 2.7 1.48 7.56
22年 2.76 3.29 3.41 2.5 11.96
23年 3.35 亿(包括学校3.41亿)
2023年首季比以前三个年度各季度现金流达到最高峰,让我们拭目以待2023年全年的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2)投资活动的现金流
由于华特达因账上现金很多,投资活动主要是现金管理,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收入是指原来购买的到期收回,支出钱回来后继续购买,一季度公司没有对外长期投资。这里不做分析。
(3)筹资活动的现金流
华特达因基本没有负债,只有电子信息和晶体材料两家公司借了一点点银行贷款,都是百万级别,到期归还和新借一点,不做详细分析。
筹资活动现金支出有一大项就是支付少数股权的红利,就是子公司达因药业利润分配,本期支付了2.34亿。减少了筹资活动的现金。
到此华特达因三张报表分析完毕,通过三张报表分析投资者就已经明白一季报公司的详细情况。
投资者对于一季报估计很不满意,主要原因公司没有报出利润,股价大跌,更是不满,机构更是落荒而逃,笔者在这里最想说的是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我们最该关心的是公司的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准入门槛,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ROE,而不是盯着那点净利润,笔者多次说过:由于考核因素、或者调整净利与业务不相符的过去净利润现象,利润并不一定在当期反应。投资者不必大惊小怪,每个企业都会这么干,不止达因一家。
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来看,笔者认为华特达因交出了一份达到历史最高峰的非常漂亮的季报。
过去两年由于其业绩高速增长,前三季度都是按照真实利润报出,年底一看远远超过预算,第四季度公司就开始想办法压低利润,致使前高后低现象,这和公司的业务及不相符,公司业务一直是每季度稳定增长,可从前两年报表来看,业务波动特别大,这不是事实。笔者猜测:公司今年开始调整这种状态,由于去年第一季度出的利润太高,今年又想做到环比增长,所以一季度净利可以说没有完全反映出来,同比增长很不好看。从经营活动现金流支出购买原材料、辅助材料完全可以看出,支出增长25%,存货不但没增反而减少,说明购买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都用于生产,生产的产品也没有留在存货里,说明销售出去了,说明市场的需求依然很强,由于2022年四季度报表出的净利润太低。只有6400万,今年若要季度环比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都不会大幅增长,到了四季度,预计可能会出2个亿以上的净利润,这才是公司经营真实的利润反应。上述内容只是笔者猜测,信者有,不信则无。
国内绝大多数投资者查看上市公司的数据不会超过一分钟就判断好坏,纯粹是无稽之谈,就像本次看华特达因一样,同比没有增长就开骂,你不知道的是去年一季报的收入和利润都不太正常,严重虚高,原因就是把2021年四季度控货全部反应到2021年第一季度了,致使去年二三季度环比不增长,第四季度仍要下调利润才能不大幅度超过公司预算。即使这样,全年仍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业绩回归正常,所以今年和去年同期业绩没有可比性。再者看一个季度就给企业判死刑永远做不了价值投资。
看公司的财报,笔者多次呼吁:多关心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利润早晚会出来,不要着急,对于长期投资者,我一点不在乎,最在乎的是现金流和公司的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可以从公司购买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完全看出来。另外公司的经营质量看ROE,会计指标还能有哪个比ROE更重要呢?笔者相信:年底公司的ROE会超过30%。
达因去年账上躺着近30亿现金,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近12亿,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预计超过15亿,年底账上现金一定会在40亿左右,明年50多亿,钱都是赚来的,没有一分有息负债,按照这样的现金增长,公司又不需要大的投资,收购少数股权后,钱全是上市公司的,这样的现金奶牛,每股未分配利润超过10元,公司有能力把全部利润分光而不耽误企业的运营和成长,用不了几年分红就能回本,难道这样的公司市值就值80多亿?
后记:笔者6000余字的华特达因一季报解析,花费15个小时,详细查看了公司去年年报,去年一季报和今年一季报,通过详细分析三张报表里面数据钩稽关系,得出文中的一些数据。同时对本季报不明白的数据,翻看了过去几年的报表加以分析。各位球友对华特达因的财务状况有不明白之处,可发帖、留言,笔者给予一一回复。
基金从业二十载于2023、4、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