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最近25年经历了两轮通缩,分别是1998年至2000年以及2013年至2015年,这两轮都形成了超级题材炒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98年至2000年,电脑开始普及,PC互联网高潮,网络科技被爆炒,尤其美股那边,各种10倍、20倍的牛鬼蛇神。

2013年至2015年,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创业兴起,以创业板为代表的TMT爆炒,很多股民都经历过那轮牛市。

经济弱,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个时候如果刚好出现新的技术革命,那么管理层就会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各种手段,狠狠发展新技术,创造性需求。

我之前就讲过,今年国内想搞的新增长点是数字经济,然后刚好遇到AI技术爆发,AI和数字经济这两个板块有一定的重叠性,所以起飞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AI的力度肯定比不上当年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后者创造了新需求场景,而AI更多的是给现有的场景赋能。

举个例子,电脑和手机,创造出了office、电子邮箱、线上聊天、网页、外卖、游戏....这都是从无到有,是新的东西。

而AI的作用,可以让你做PPT的时候更方便,甚至可以自动做PPT;去网上查资料也更快,AI可以快速整理资料。发视频、搞图片、写文字,都可以用AI辅助。

按照我的理解,AI是互联网时代生产工具的升级+更加智能化。

所以,这轮炒作,不能完全去类比前两轮。龙头股5-10倍已经是极限,再往上,可能性不大了。

AI目前已经炒了两轮,调整后,最多还有一轮,然后大概率就是彻底熄火,持续阴跌。

已经在AI上赚钱的,可以找机会慢慢减仓,去搞其他低位稳健的方向,比如生物医药,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

消息面:

1. 各地二手房热度开始回落,比如上海,4月第一周成交量下降了-21%。对于地产讨论,其实没必要太过排斥,说白了它确实是兼顾金融+居住的东西。

房子有两层意义,一个是背后的城市资源,城市产业蒸蒸日上,这个城市房价大盘必然上涨。第二个是居住,居住体现在房子品质、交通、学校、商业配套。所以,未来房子分化会更厉害,不同城市间,成长性高城市的房价还会继续涨。同一个城市,品质好,更适合居住的房子价格会更稳。

前几年的杭州,就是成长性城市,类似于成长股。但杭州的产业现在遇到了瓶颈,所以就涨不上去了。上海和北京就相当于茅台,稳如泰山,缺点是贵,上车难度极大。

2. 贵州茅台:2023年Q1营收391亿,同比+18%,净利润205亿,同比+19%。想要配置白酒股,有能力的话,第一选择就是茅台,买茅台没有技巧,就是PE低于30倍,就无脑买。

3. 卓胜微:2023年Q1营收7.12亿,同比-46.5%,净利润1.1亿,同比-72%。看起来一副暴雷的样子,其实都在预期内,分季度去看卓胜微的业绩,从2022年Q1开始,就一路在下滑,到2022年Q4达到最低点净利润9900万,2023年Q1反而企稳了。所以,没那么糟糕。

4. 片仔癀:2023年Q1营收26.3亿元,同比+12%,净利润7.7亿元,同比+11.7%。他们家65倍PE确实太高了,估计还得继续调整,看未来几个季度,增速能不能回到20%,甚至30%以上,到那个时候,才会开始重新走出趋势行情。

.......

其他就没啥了,最近讨论通缩的人特别多,经济确实不那么好,但我感觉还没那么糟糕,周末出去玩,人山人海的,欢声笑语,一点感受不到“通缩”,其实感觉不炒股,不去看经济数据,一切都是很美好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