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报的信息不多,说几点粗浅的印象吧。

1. 毛利率高达70.3%,公司历史上首次突破7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推测是因为线上直销占比提升。都说毛利率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体现,为啥到汤臣身上我看到这么高的毛利率心里就有点不放心呢?可能还是因为还没完全看懂它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吧!

2. 销售费用率24.6%,去年Q1是25.8%。

费用率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去年主要是冬奥会的投放力度比较大,今年不好说,按照管理层之前交流时的说法是要控制投放,优化投放效率,但仍然会维持在35%~40%的高位。拭目以待吧!

3. Q1营收增长36.3%,净利增长55.3%,扣非增长46.1%。

单看这三个数据,非常亮眼。我看有人说是不是把去年Q4的业绩挪到今年Q1来了。说实话,我第一反应也是这样的。汤臣的经营节奏是Q1发货确认收入,没有收到的钱就变成应收,Q2、Q3延续一季度的节奏,但会略低一些,Q4清收应收账款、收回现金。

所以,全年Q1的净利润最高,但现金流最难看;Q4的现金流最高,但净利润最难看。

去年Q4的现金流5.92亿,前年Q4为8.59亿,20Q4又是3.06亿,19Q4又是7.79亿。忽高忽低的,完全没有什么规律。如果单看这两年,再结合应收的变化情况,推测是去年Q4的清收力度较小,部分留到今年Q1来清收了,结果是经营现金流高达6.66亿,历史新高。但少清收的估计也就一两个亿,扣掉之后经营现金流仍然是历史新高。

结合上述数据,很难说管理层有意调节报表。不过,这种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错配的公司,很难从单季度的数据中看出点儿什么来。这也是我总觉得这家公司有点捉摸不透的原因。

4. Q1主品牌“汤臣倍健”业绩增长45.4%;健力多同比下降9%;LSG境内增长75.8%,其中线下增长67%,线上增长91%,境外增长58.3%。

主品牌的很多产品都是疫情受益标的,比如维生素、蛋白粉等。这个增长幅度很亮眼,但是接下来能不能延续就还需要观察。

健力多作为关节护理品牌,不属于疫情直接受益标的。但是,它的业绩下滑还有另一种可能:产品生命周期到头了,在竞争对手跟进战略的压力下,营收很难再增长。

如果是这样,VDS真是一门苦命的生意。截至去年年底,健力多总共卖了67.5亿,加上Q1的3.8亿,合计71.3亿。不知道公司为了它投入了多少,又赚到了多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LSG的增长太强劲了,它也算疫情受益标的吗?我不太清楚,按这个增长幅度,今年就奔着16~18亿营收去了。不过,我还是希望管理层能够对每一个大单品的投入产出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独立核算机制。这好像在之前的交流中有表达过?

5. 公司买楼了。

简单查了一下楼的位置,距离广州CBD珠江新城大约11km,距离新的第二CBD广州国际金融城大约5km。这个位置单价3万多,不算贵。但是,那份弯弯绕绕的交易进程和交易结构,我还没有细看,不太清楚有没有什么猫腻。

姑且当不存在什么猫腻吧!我查了一下那个位置的租金大约100出头,差不多刚好30年的折旧摊销能够抵扣租金,这个折旧摊销不会对公司的利润表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公司目前总员工数量3600人,扣除生产和销售1500人之后,只有2100人。这2100人还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以及珠海的工程行政管理人员。估摸着在广州办公的人数,不会超过1500人。买一栋5万多平米的楼,是否有必要?

我持保留意见。

买楼这事儿,让我觉得管理层优秀倒是优秀,在行业内的专业水平也是够的,但距离最值得信赖总是有那么点儿距离。

$汤臣倍健(SZ300146)$

@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