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位网友的留言把我对量化的记忆瞬间拉到2016年,那是主动量化基金最初火热的开始。
一转经年,主动量化领域发展迅速,新人辈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咱们聊聊那些基金经理吧。
一、老将
量化增强领域最早的那批人,有些到现在还比较热,有些却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淡去,甚至有些离开了公募行业。
量化三剑客,李笑薇在2009年就管理富国沪深300增强。不过她这么多年一直就做指数增强。
有多少人还记得2016年的长信量化先锋混合?
当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28%,该基金上涨10.24%,产品规模暴涨,2016年底达到109.44亿。
不过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下跌。
在2015年5月21日-2018年3月13日单独管理申万菱信量化小盘股票,该产品在2015年、2016年表现优秀。
彼时的他是申万菱信基金投资管理总部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2018年4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2021年离职,后设立私募基金,2022年初还闹过他的一些乌龙。
入职长城基金前,雷俊曾在南方基金管理过多支量化产品和指数产品,其管理的南方量化成长及南方策略优化曾摘获中国证券报颁发的金牛奖、上海证券报颁发的“金基金”奖以及证券时报颁发的明星基金奖等多个业内权威奖项。
2017年11月加入长城基金,出任量化与指数投资部负责人。
二、中生代以及新锐
2021年至今被投资者关注到的。
……
还有哪些,请大家补充~
风险提示#基金创作者计划##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哪些基金抓住了人工智能的炒作潮#@雪球基金@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投资不保证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一定盈利,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所涉及的股票、基金等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