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人工智能板块最近持续火热,但是这种火热已经有点不正常了,在A股的一个规律就是大热之后必然大冷,这样逆势的说风险可能会被人喷,但是我还是想要提醒我的粉丝,时刻警惕风险:
这一波的人工智能先是从chatGPT开始,也就是从软件类的应用到现在开始转向算力支撑的硬件联合暴动,属于第二波,牵扯到的整个TMT板块资金极度亢奋,有些股已经翻了3倍有余。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风险所在:
1、截止3月23日数据统计显示,整个TMT板块借助火热的AI概念,板块总成交额接近4200亿元,占当日A股全市场成交额超过40%。————可以说,在整体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其他板块的资金虹吸效应已经到了极致,接下去是否有更多的水来支撑值得怀疑。
(资料图)
2、从炒作的资金角度看:一个板块的炒作上涨,还是需要锚定一个逻辑,锚定的哪怕不是业绩,也可以是未来的一个饼,也就是政策的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未来的行业渗透。这里关键的点就是,当整个板块整体估值大幅度抬升,超出偏离到极致,是否还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接力呢?
3、从企业的角度看:整个板块公司很多,多数公司估值极高,业绩很差,甚至亏损多如牛毛,尽管现在市场炒作看的并不是业绩,但是业绩总归是一个公司价值的体现,随着年报和季报的披露高峰,戳破泡泡的针可是很快就要来了。
4、从人性的角度看:尽管现在这个市场交易风格就是炒作,但是炒作的人其实也都知道风险,特别是短期上涨2-3倍的股价,获利盘丰厚,愿意来接盘接力的资金还有多少?
5、从上市公司减持情况看:上周已经有不少公司公告大小非减持,甚至实际控制人减持。比如说 寒武纪、景嘉微、 彩讯股份、本川智能、数据港等等,尽管有些个股减持公告反而还在涨,但是流通股份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对手盘增加了,这是事实,对公司未来的判断他们更知情。
6、从监管的角度看:尽管现在看一片歌舞升平,但是短期上涨过快,必然会迎来监管的问询,可能有的人不以为意,但是多重因素叠加带来的效应随时会发酵。
目前市场上有人把人工智能AI和之前的新能源和白酒这些赛道来对比,来期望未来的高度。如果是这样,反而会让板块进入一个炒作误区,因为新能源和白酒赛道之所以能持续的不断的走强,还是业绩在逐步的兑现,进而支撑股价能持续的走高,投资的预期依然还是基于公司基本面的变好。但是,现在的AI公司,其实从时间上看,人工智能前几年就已经炒作过了,但是业绩一直没体现,所以,也就在炒作一段时间后就冷却了,归根结底还是以业绩成长性作为锚定。现在的AI炒作,我认为更多的是和2014年时候提出的互联网+那个时候炒作类似,如果后续只是看到各方面投入的增加,而无法产出体现业绩,那么热点会迅速的冷却,也就是逻辑被证伪而消亡。
另外,我说了那么多风险,并不是说下周它一定会跌,只是说风险已经在急剧的汇聚产生。短线高手操作果断,有底仓的人可以继续嗨,但是对于后知后觉的人,我认为不应该再去追高了。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看,在我看来已经不值得博弈了。即便要参与也是要精选个股,从价值投资的逻辑,也可以等回落再参与。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
@今日话题 #雪球星计划#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星计划私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