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对投顾的关注比较少,更喜欢自己挖掘一些基金,但是听了兴证全球“主动派滚雪球”策略主理人张济民的调研访谈后,我觉得投顾的投资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由于对投顾产品了解不多,这里重点介绍几点张济民的投资方法和理念。

兴证全球所有的FOF产品、所有投顾、权益基金基本都是找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业绩基准,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投顾开始以中证偏股基金指数作为业绩基准。

关于为什么选择中证偏股基金(930950)作为业绩基准,张济民也做了详细的解答。


(资料图片)

第一,930950这个指数本身是规模加权的权益基金指数,很能反映全市场公募基金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并且长期来看这个指数跑赢了我们可以见到的宽基,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上证指数等等,所以我们觉得它是比较有难度、符合FOF和投顾投资逻辑的指数,成立之初我们就要选定高标准。

张济民在访谈中讲,对于主动权益类基金会研究它长期盈利是否可持续,也就是说至少基金经理要有三年以上的投资经验,我们才会把他纳入我们的筛选框架。二是可持续,也就是说频繁通过大开大合轮动、刚好押中的情况我们觉得是不可持续的,要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盈利体系,比如挖掘比较好的公司还是做低估值红利的坚守,或是做景气度挖掘?如果你是有框架的投资方式,我们也会比较认可。

我觉得关于基金规模这个问题大概很多投资者都会遇到,也希望有个可以参考的判断标准。

张济民的观点是:规模肯定是影响超额收益的一点,但也不是所有基金都会因为规模而吃亏。举几个例子,因为现在没有了打新收益,小基金的优势就不多了,比如2019、2020年打新一年对小基金贡献7、8个点,就没有什么必要去买,做小基金肯定很好。包括很多投顾组合,以前从白盒转到现在,它的业绩很好,其实是吃了很多打新红利的。这个业绩就属于我讲的不可持续。

这个要分情况。债券型的,比如低波动的C类,是因为申赎费用很低,即使是短期,C类也确实占便宜。

权益基金有些是“核心+卫星”,可能有一些卫星策略是需要C类的。我的“滚雪球”上C类比较少,固收+里面可能有点多,因为有些客户赎得比较快,持有周期就是6-8个月,固收+里C类配得稍微多一点,因为持有不到一年,但纯权益里一般不太会配C类,有些组合我拿它的时间做卫星策略,再平衡的概率要比别的大,这种情况下我会放。一般来说A类只要持有超过半年就比C类好了,C类一直放在组合里也会吃净值,所以从长期角度来说,尤其考虑到组合换手率本身就比较低,就不太倾向于选C类,但固收+肯定会,因为类固收+的策略,很多客户本身就是买一段时间就要赎掉了。

张济民的调研就分享这些,希望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

风险提示:本文为本号日常研究成果,仅提供投资思考的思路,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雪球基金调研团##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创作者中心@今日话题@雪球基金@ETF星推官

$主动派滚雪球(TIAA05100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