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com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月医保局公布了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医保局是医药行业最大的单一支付方,其每年的收支情况都吸引着行业的关注。
收入支出增速均明显放缓,医保结余进一步提速
数据来源:Wind,涌津投资整理
2022年国内受到了严重的疫情影响,因此从医保局的收入和支出来看,相比2021年的增速出现了明显的降速。
其中支出端的降速大于收入端,2022年医保支出只有1.6%的增长,背后反映出院内诊疗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是近十年来第一次医保支出增速低于5%,也低于2020年疫情的第一年。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2022年对于业务在院内诊疗的企业而言,是“异乎寻常”的一年,无论是人流量,还是支付端都是相对较低的水平,随着2023年整体社会活动的复苏,诊疗需求的积压将有所释放,尤其是一些择期类的手术,会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
全国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稳步上升,医疗保障的质量逐步提升
数据来源:Wind,涌津投资整理
从医保的结构来看,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人数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的参保人数逐步下降,无论是人均医保筹资还是人均医保支出来看,城镇职工的医保的金额和质量都远高于城乡居民,城镇职工人数的上升可以理解为院内的医疗诊疗还是处于持续的规模和质量提升的阶段,院内医药的需求始终是一个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
医保局议价能力仍旧较强,企业与投资人要对此有充分预期
根据快报中的表述,针对新冠相关的产品:
“牵头与疫苗生产企业开展价格磋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3种技术路线的单只单剂价格基准统一为16元左右。核酸检测单人单检每人份价格不高于16元,多人混检每人份价格不高于5元,大规模检测每人份降至3.5元以下,抗原检测“项目价格+检测试剂”收费不高于每人份6元,有效减轻群众负担,降低社会防疫成本。”
虽然疫苗的技术路线不同,企业有投入了很大的研发成本,但是对于医保局而言,单剂的价格仍旧较低,并且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核酸和抗原的价格更是在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下,持续创下新低,2022年全年医保基金支付核酸检测费用43亿元,金额并不高,但是医保局当前作为议价机构对于企业仍旧有很强的议价权。
对行业发展的启示
医保基金的目标是开源节流,保基本仍旧是医保局主要是目标。支付端聚焦的是临床需要、合理诊治、适宜技术,并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创新,更多要考虑临床获益和卫生经济学的要求。
因此,对于医药行业的投资人而言,必须始终认清这一背景环境,部分产品给予过高的预期并不符合当前的现状。
另一方面,医保结余在疫情的这三年更为充裕,医保局的支付能力也更强,过去医保局提到的“腾笼换鸟”,在药耗集采以及疫情的影响下,支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续无论是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还是对创新产品的支持,预计都会持续的进行。
客观而言,我国的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还在不断上升,老龄化也逐步深入,对于医保的支出有刚性的增长的约束,对于医药行业而言,就意味着行业长期来看,是一个长期持续扩容的市场。
对于投资人,无需过度担心行业的增长和医保的支付能力,而是要认识到当前的现实环境,寻找到在当下环境下依旧能够取得持续增长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