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军迷圈爆出一个极为轰动的消息,大意是说两架美军B-1B在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边缘飞行,美军飞行员一扭头,突然发现歼-20已经飞到了身边,被吓了一跳,随即请求地面降低飞行高度。这件事目前还没有得到中美两军的证实,但是无风不起浪,网友的推测不无道理。更重要的是,歼-20确实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事情的经过,是网友们根据两条公开消息推测还原的。一条是美军B-1B战略轰炸机飞行员与地面管制的通话内容。通话录音显示,美军B-1B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在目视距离内发现了一架飞机,随后请求降低飞行高度,但通话中并没有提到歼-2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一条信息是事发期间美军B-1B的飞行路线图。从这张图来看,两架美军B-1B战略轰炸机自东向西穿越韩国领空后,随即向南贴着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飞行,然后进入太平洋海域。

联系到最近美韩正在进行的“自由之盾”联合军事演习,美军也确实出动了B-1B战略轰炸机参演,且部分演练科目距离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较近。同时,我国此前也公布过歼-20常态化巡航东海的消息。因此网友推测,美军B-1B轰炸机附近突然出现的战机很可能就是我军现役隐身战机歼-20,事发位置应该是在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附近。

能够飞到B-1B目视范围内,还不被美军预警机、地面雷达以及B-1B自身雷达探测到,充分显示了这架战机强悍的隐身性能。我军现役战机中,能做到这一点的,非歼-20莫属。

随着美国在我国周边海域的袭扰越来越频繁,歼-20凭借出色的综合作战性能和隐身能力,在西太平洋海域占据了一定的空中优势,并多次驱离外国战机,包括美军的F-35隐身战斗机。歼-20用多次的实战证明了副总师王海峰此前对外说过的话——歼-20有能力应对全球所有的先进战机。

作为全球唯一一款处于量产阶段的双发重型战斗机,歼-20采用了升力体机体设计,在航程、机动能力、航电性能等方面都相当出色。特别是在国产航空发动机取得重大进展后,现役歼-20已经全面换装国产涡扇-10发动机,取代早期的俄制发动机,整机作战性能获得进一步提升,外界猜测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此外,歼-20的最大航程达到6000公里,作战半径是F22的3倍,隐身性能明显提高。

歼-20拥有让美军“震惊”的隐身能力,主要得益于其所采用的领先的超材料隐身方案。

据了解,超材料是一种可根据需求进行逆向定制的功能性电磁材料,自1968年被苏联科学家发现后,这一具备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就被广泛应用在军事装备的隐身方面。目前超材料已经成为世界各大科技强国争相研发的重点领域,纷纷投入重金持续研发。

经过多年的布局和持续技术攻关,目前我国已经在超材料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产业化突破和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并率先在2021年就实现了第三代超材料的量产。公开数据显示,我国超材料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为4718件,高于美国的3210件。从2011年以来,中国专利数量全面超越了其他国家,中国的专利申请占全球总量的75.7%,而美国仅占12.0%。其中,仅一家头部企业所申请的超材料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申请量的总和。

目前,我国的超材料产品已经大规模应用在我军战机、舰艇、导弹、雷达等众多先进装备上,极大提升了我军各类型装备的综合性能。

目前我军最先进的隐身战斗力歼-20采用的就是超材料隐身。相比美军大部分隐身装备采用的涂料隐身,歼-20采用的超材料隐身在技术上具有很多先天优势。

首先,它只有美国战机隐身涂料的十分之一厚度,其表层是一层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物质,下方有半导体和铜片结构,通电后可以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吸收微波,且吸收的具体波段可调。

其次,超材料可以降低任何它所覆盖的物体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吸收不同频率的雷达波。而且该隐身材料每平方米的重量仅为0.7千克,还可极大降低红外辐射波,综合性能明显优于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雷达隐身涂料,因此也可以说,歼20使用的是全世界最好的战机隐身材料。

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超材料企业又发布了第四代超材料技术,把我国航天航空新型电磁材料的技术水平推上了新台阶。第四代超材料预计于2023年实现量产,为我军隐身装备的进一步迭代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随着我国超材料技术和产能的持续进步,我国新一代战机在隐身性能上将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为应对周边持续增加的国防压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启技术(SZ002625)$$中航沈飞(SH60076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