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市以来,沃森生物经过了几个周期——
2010年11月(上市)到2012年12月,这是第一次大回调时期,股价从11.02(前复权)回调到3.59元,最大回调67.4%,回调时间长度16个月;
2013年1月—2020年8月,沃森生物股价基本上连涨8年,从最低的3.59元上升到96.7元;
【资料图】
其中有一次股价冲顶期(泡沫期):2018年10月——2020年8月,由于牛市叠加新冠炒作,股价从12.77低点上涨到96.7元,增长到原来的7.57倍;与此同时,营收从2018年的8.79亿增长到2020年的29.39亿、营收增长到原来的3.35倍,由于股价增长过快,透支未来业绩,这也引发了本轮大回调;
由于股价增长过快,严重透支业绩,外加医药集采整体板块压缩估值:
2020年8月—2023年至今,沃森生物迎来了第二个大回调期,股价从96.7元、回调到当前最低的35.50-33.50之间,目前最大回调65%,目前回调时间2年零7个月;估值PS(动)从最高53倍回调到2022年的11.5倍左右。
此外,8年大涨期间,股价有经过两次大的回调,分别是2015年牛市泡沫后回调,股价从16.36回调到8.12,回调幅度50.36%;2018年熊市回调,股价从最高25.87回调到12.77,回调幅度50.64%。
2016年是个重要的分界线:2016年沃森生物营收下滑41%,主要是子公司山东实杰(疫苗销售代理公司)卷入山东非法销售疫苗案、剥离了该公司。
2016年10月,停牌长达6个多月的沃森生物最终决定剥离实杰生物。
2016年,山东非法销售疫苗案爆发,沃森核心子公司实杰生物及其子公司圣泰药业先后因违法行为被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撤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随后又相继被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并终止了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挂牌。
但从经营规模角度看,实杰生物2014年度和2015年度合并口径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亿元、7.4亿元,占上市公司同期合并口径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6.9%和73.7%,剥离实杰生物,导致沃森生物营收当年下滑41%,断臂求生、聚焦主业。
从2016年增长到2019年,主要推动力是23价肺炎疫苗上市,业绩从5.91亿增长到了11.21亿;等于是从2015年到2019年,这四年时间,营收基本上没有增长。
这个增长属于恢复性增长期。
从2020年到2023年至今,增长来源主要是13价上市、HPV2上市,营收从2019年的11.21亿,增长到2022年的50.5亿,预计未来1-2年营收能够突破100亿。
2022年HPV2上市,沃森生物营收达到50.5亿,经调整后的扣非净利润达到13.65亿(按照利润率27%计算);
这个属于加速增长期,业绩将从10亿营收迈向100亿营收。
预计未来,业绩依然会保持高增长,主要驱动力:短期2-3年来看,13价+HPV2+国际化;3-5年以来看,HPV9+四家流脑多糖结合疫苗+新冠mRNA常规化+国际化;从5-10年的视角来看,则是mRNA+国际化。
如果进展顺利,业绩方面营收将会从100亿,向1000亿迈进(mRNA+国际化)。
从沃森生物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业绩的驱动主要依靠研发,生物医药行业本身是研发创新驱动、供给创造需求,所以它的天花板比较高或者没有天花板。未来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创新研发,并开拓国家市场(创新+国际化),mRNA的出现,整个疫苗行业迎来了新的技术周期或者新的增长周期,MRNA将会是驱动这个周期增长的核动力,并打破之前的营收和业绩天花板板,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不会一蹴而就、期间还会碰到各种糟心的事情,但是我们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螺旋式上升的。
$智飞生物(SZ300122)$$康泰生物(SZ3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