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写一写AI和数字经济背后关于数据要素和数据的思考:OpenAI的数据从哪里来,训练模型的数据来源需不需要付费,数据孤岛如何打通,公共数据如何转化为税收和GDP,结果大佬@我和格雷厄姆的一篇DaaS文章“数据要素规模商业化”DaaS大时代正式开启-ChatGPT Plugins发布解读就完全讲清楚了。
【资料图】
我就顺着DaaS的思路谈一谈数据的生态和产业链。
本轮AI的炒作主要集中在算力,大模型,下游运用方面,算是比较基础、明显的方向。那么真正要落实到业绩上,出现10倍股,后续应该会逐步深入到能实现效益的商业模式上。
DaaS商业模式中,AI技术有了,可以生产数据的数据要素有了,数据有了,大模型也有了,算力在逐渐补充,还缺少什么?
缺少数据的底层生态、运营环境和可监管性。
数据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跟商誉、专利等不同的地方在于,数据可以零成本复制、多次使用。这就对数据的价值流通提出了挑战。
举几个例子,
底层生态:OpenAI Plugins接入了携程的数据库,携程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元数据变现收益。那么这种元数据具体要怎么卖?如果只是简单打包卖,那么被卖给OpenAI的数据,可以被OpenAI转手再卖出去,或者分享给其他人使用,那么以后携程的元数据就卖不出去了。这就导致了很多数据不敢、不愿流通,从而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
运营环境:OpenAI Plugins接入了携程的数据库,携程做了充足的防火墙,但在OpenAI Plugins防火墙存在漏洞,在接入传输过程中元数据被第三方黑客截取贱卖。
可监管性:表面上电商平台使用用户画像智能推送商品,同时电商平台也根据大数据进行“杀熟”。AI使用来源于国外的数据训练后,具备国外的意识形态,那追责是追数据提供方还是模型训练方。从监管的角度,明文数据流通,无法有效管控数据的使用目的和方式,很难理清数据相关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
可见,使用可控是数据能够价值化交易、流通的前提。
国家早就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所以才会有叫停滴滴赴美上市,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出一篮子政策明确要求“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建立数据用途和用量控制制度,实现数据使用‘可控可计量’”。
总结来说,就是数据的确权,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安全可控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可以稳步推进我国的数据要素化、规范化,为DaaS商业模式提供运营环境、底层生态和可监管性。
可见数据的确权,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安全可控,是数字经济、AI最底层的铲子。要想实现数字经济和AI的繁荣,必须先打好商业模式运行的基础平台。
接下来谈谈产业链:
能够在本轮技术浪潮中走出的10倍股,应该是具备强大护城河、从0-1、跟商业模式贴合最紧密的PaaS,而不是IaaS和SaaS。
在本轮技术浪潮中很难存在标准化的SaaS产品,IaaS炒完一波后就会沦为基建估值,而PaaS是接触数据面最广,需求最高,差异性最强的环节,最能够发挥数据和数据要素的各类功能。DaaS和MaaS都可以算是PaaS的分支。单纯的存储云、数据湖,还不能算作PaaS,只是云。PaaS应该具备特殊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能力。
三大运营商偏向于IaaS,并且也不是从0-1的PaaS;所以最近的三大运营商行情,只能算作是价值重估。
360、百度的数据丰富,数据处理能力强,但是大象弹性不足。
创业黑马具备从0-1以及中小企业渠道优势,弹性很好但是中小企业MaaS的天花板不高。后续可能会出现更好的MaaS机会。
而中国电子云混改高速发展,从0-1,深桑达A作为中国电子数据创新业务的承载主体,业务覆盖地方政府,大型央国企,国家队背景,to B、to G业务空间巨大。to G的数据根据《数据二十条规定》,是不可出域的,即可用不可见,这就意味着必须由国资背景的公司来构建数字运营工程。深桑达自主可控的“数据元件”、数据金库技术保证了强大的护城河。
公司本身业务完全契合数据生态的构建,能实现数据交易、使用的“可控可计量”。公司定位”数据要素运营商“,涉及领域包括搭建全国统一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数据确权)、数据要素加工中心(数据要素处理)、数据要素流通平台(数据交易流通),以及数据金库安全保证平台(安全可控)等。
深桑达A的DaaS,有点类似于“数字”城投平台,通过当地数字产业基金投资,在当地建立数据运营工程,引入当地城市电力、能源、金融、税收等公共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后数据变现,提升城市运营效率,拉动政府财政收入,在土地财政吃紧的背景下,国家给你指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纳入kpi考核,“数字”城投补贴财政岂不是很香?
目前,公司已在湖北武汉、四川德阳、云南大理、广东江门、江苏徐州等城市,推进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试点工作。德阳与中国电子从 2021 年 5 月开始合作实施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2022 年项目通过验收,德阳构建形成“1+4+27”的数据制度体系,完成电力、能源、金融等首批 248 个元件开发,并引入数据市场主体 63 家;在金融贷款 交易、电力大数据分析、个人征信评估、婚姻状况评估场景实现价值闭环;其中,金融贷款交 易场景支持向企业授信并累计放款 11.5 亿元,电力大数据分析场景为德阳本地 300 余家试点企业提供用能分析服务,最高可节约企业 60%能耗成本等。数字经济指标纳入地方干部考核标准,有望加速推进德阳模式在全国大范围复制,公司定位“数据要素运营商”启航在即。
公司数据要素平台在德阳已经跑通。目前德阳2022年运营已经形成了千万级别的收入(排除系统搭建一次性收入),后续这类四线地级市的运营成熟后的收入,有望上亿。在陕西广电的重组中可以看出,深桑达地位与运营商平起平坐。那么深桑达“数字”城投在300多个地级市中市占率看20%以上,收入可接近百亿规模。加上深圳、上海等超一线城市的收入,“数字”城投营收上百亿不难。10倍PS就是千亿桑达。对标一下之前国内大兴土木,基建城投对于GDP的拉动,“数字”城投的发展也不容小觑。
数据交易市场规模又是千亿级别,深桑达在to G类数据的交易中拔得头筹,C2C数据交易所建设和分成也是一大增长点。
公共安全领域,从承包银行灾备云就可以看出深桑达的竞争力。
$深桑达A(SZ000032)$$三六零(SH601360)$$创业黑马(SZ300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