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笔衍生品交易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业务、运营、财务、风控、合规、IT等各部门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地按规章制度流程完成“规定动作”,也离不开公司各部门的通力协作、默契配合,在强有力的运营体系的支持下,高效专业地做好“自选动作”。
运营工作高度密集的手工操作决定了运营人员每天都在和操作风险打交道。稍有不慎,则可能形成风险隐患。用谚语来直观地总结下我们的风险防范“真经”:一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二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三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条“真经”与运营人员高度敏感的风险防范意识相结合,共同筑牢严密的风险防线。
每位运营人员都是完美主义者,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纰漏的细节,因为我们深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道理。比如,交易小数点位数的保留和边界值的包含与否会对估值、追保、结算、报送等多个环节产生影响,客户信息如银行账户、联系方式等参数的维护直接关系到客户在出入金和接收通知等方面的体验。运营人员利用扎实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对流程设置及系统逻辑的充分理解,拿着放大镜,帮助业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竭尽全力实现客户满意度百分百、工作准确性百分百。
以监管报送为例,2013年以来我国的场外衍生品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监管规则也经历了从探索到逐步完善的变化。根据《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和《收益互换业务管理办法》的要求,证券公司需要于交易达成日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持续报送,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按时完成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定期报告,还有临时报告等多项义务。报送的具体内容和格式需要遵循监管发布的报送文件接口规范。如持续报送每月达3笔以上或定期报告迟报或错报,则将面临自律惩戒措施。
回首加入中信证券的几年时光,我从稚气未脱的应届毕业生蜕变成独当一面的运营专家。在这里,我接触了安全、高效、合规的运营模式,学习了复杂、灵活、多变的产品结构;在这里,我积极支持了各项监管要求的贯彻落实,着重强化了系统和流程的风险管理,深度参与了衍生品业务模式的创新升级。每当我陷入琐碎繁杂的具体操作时,“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歌词总会在心中响起,鼓励我不知疲倦地在细微之处洞见业务发展全局,在细微之处提升运营支持效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运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