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投资炼金季#

江阴银行也是长三角地区一家优质的农商行,2016年IPO上市以来,营收、业绩增速、规模、资产质量也是持续向好改善,特别是2021年和2022年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改善2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步入了小儿美,成长性交佳、性价比较高的长三角区域优质农商行中的一员。其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依托区域优势,打造普惠实体银行。江阴市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常年位居中国百强县前列,被誉为 “中国制造第一县”与“中国资本第一县”,2022 年,江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700亿元,为该行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该行坚持深耕县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开展增户拓面基础工作,在服务科 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断提质增效。


(资料图片)

2、依托网点优势,打造幸福价值银行。作为江阴本地网点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该行充分利用网点资源,深入践行普惠金融, 勇当农村金融主力军。

3、依托科技优势,打造科技智慧银行。该行坚持科技引领发展的战略导向,持续加大科技资源投入,积极打造优秀科技团队,紧扣数字化、 信息化趋势,深化科技信息技术融合,不断提升全行场景化、集中化、线上化水平。

4、依托体制优势,打造高效精品银行。该行是江阴辖内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总部设在当地的商业银行,具有决策链条短、反应快的 管理优势。该行依托一级法人的体制优势,按照“强大前台、高效中台、集约后台”思路,建立了符合上 市银行的集约型管理架构,按照“短、平、快”要求,进一步缩短决策链条,高效化审批流程和决策机制。

5、依托风控优势,打造清廉合规银行。牢固树立“风控优先”理念,不断提升案防风控能力,为全行高质量发展保 驾护航。

2022 年,江阴银行主动加强对资 产负债结构的调整,通过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及存款结构的方式,确保在银行业息差整体收窄的趋势下,保 持相对稳定。同时作为区域性农商行,该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差异化战略定位,积极 贯彻落实监管政策导向,回归主责主业,深耕“县域”,密植“苏锡常”,融入“长三角”,持续加大对实 体经济及小微企业的服务与支持力度。2022年总体运行稳健良好,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盈利能 力和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改善幅度双超预期,但近4年雷打不动的10派1.8元的分配方案差强人意,股东每年获得的现金回报并没有随着业绩的增长而有所增加,管理层回报股东的意识待提高。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江阴银行2022年底所展示的各项数据,为了看得清楚明白和便于对比,用长期的视角,拉长数据的汇总时间,我把2022年报和其2022年1、2、3季度及2017年以来年报数据放在一起列表进行对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由于前面江阴银行已经发布了2022年业绩快报,我也进行了点评,有些数据我就不再重复了,下面我就拿一些我认为重要的数据进行解读一下:

江阴银行2022年营收增速12.27%,利润增速高达26.88%,这个营收增速相对于自身3季报明显降低,但在已上市的农商行中应该排到第二名,常熟银行营收增速比它高,其它都是个位数增速;而净利润增速则比自身3季报提高不少,由22.38%增加到26.88%,更是比2021年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主要办法就是适度减少信用减值计提,加大利润的释放,用较高的拨备反哺利润。

有人认为这是人为调节利润,但这是符合财报准则的,上市公司的利润在一定的范围内就是可以调节的,我们清楚这一点就好。这也是因为江阴银行2022年1.2季度加大了减值计提,资产质量指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能在4季度加大利润的释放,而2022全年其业绩增速,资产质量改善幅度相对于2021年仍有明显的提高,像有些历史包袱沉重的银行如民生银行就是4季度想进行利润调节也办不到。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7%,创出了其2016年以来的新高,与去年同期的10.15% 上升了 1.72个百分点,其ROE持续向上的走势表明,与张家港行等一样已步入快速成长阶段,资产质量出清后,不需要再大量计提信用减值准备金,必将加大利润的释放,同时非息收入及手续费等收入也有提高的空间,2023及以后ROE仍将继续提高。

资产规模(总资产、总贷款、总负责、总存款)2022年增速在10-13%左右,看经济发展趋势2023年其规模增速应该超过2022年。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77%,比2021年的12.96%降低0.19个百分点,但仍大大超出监管标准7.5%较多,完全不影响2023年及以后几年各项业务的开展,江阴以后还有17.58亿的可转债没有转股,如果能在到期前(2024年1月24日到期)顺利转股补充核心资本,则今后5年左右的发展更没有核心资本约束问题,力争可转债强赎将是管理层的一项重要任务。

江阴银行2022年非息收入占比15.53%,相比2021年的15.92%变化不大(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2.45%则有所降低),2021年以前几年其非息收入已经到达25%左右,这2年确实有所降低,我想随着经济的放开发展,其非息收入还是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资产质量指标不良率、拨备覆盖率、拨贷比、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准备金这几项指标相对于2021年都有较大改善,仅关注率有所上升,但整体0.92%也不算高,新生不良贷款为-0.94亿元,新生不良率为-0.09%(自算指标),也就是说江阴银行2022年资产质量改善明显。当然,其它一些指标如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核销不良贷款金额、逾期不良比等指标有所增加,但增加都不多,2023年江阴银行资产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就是2022年3季度出现了4个多亿的关注类贷款,在4季度没有继续恶化,随着2023年区域经济的好转,我个人认为2023年江阴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会有所改善最少也是能维持现有良好状态。

2022年江阴银行分配预案是10派1.8元,现金股息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是24.32%,2019—2021年都是是10派1.8元,这三年现金股息占当年净利润的比例都是30%以上,我个人理解不了为啥2022年不适当提高现金股息占比,江阴银行是有这个条件的,核冲率已经到了12%以上了,在上市的农商行中第一名,另外今年还是其可转债转股的关键一年,股价的高低对公司非常重要,况且利润也是大幅增加,也应该适当提高对股东的现金股息回报,现在市场逐步形成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现金股息高的股价相对表现就好。其完全有能力提高到10派2元甚至10派2.5元这个水平,也能促进其估值提升和可转债强赎。只有等其2022年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的解释了。

江阴银行2022年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现价(2023年3月28号)为4.04元,PE5.46,PB为0.62左右,股息率4.45%,在农商行中估值不高,现金股息虽说没有增加,股息率还是不错的,当然不能与6大行相比,成长性不一样。如果按长期的视角,股权的思维,还是成长性银行更具有性价比,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江阴银行2022年报除了现金分配不如意外,其它还是非常满意的。

江阴银行也符合“业绩增速高+资产质量改善明显+机构介入”这三个银行股上涨的条件,股东人数比2021年底有较大降低,减少了1万多户,公募基金持仓2022年3季度与2021年底相比更是大幅加仓,2022年底暂无法确定,北上资金最新持仓占4.28%(2023.3.28),也比2021年很大提高,看其月K线,也是在4-5元附近低位震荡徘徊了好几年,常说横有多长,竖有多高,只要江阴银行的基本面一直在好转,业绩和资产质量向好的趋势不变,我们耐心持有就行了,市场短期的情绪偏好和股价短期的涨跌我们也控制不了,紧盯基本面,屏蔽股价波动对我们自身情绪的影响,也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需要修炼并要逐步具备的。等到2023年1季报公布后,将切换到2023年的估值,在现有估值的基础上下降20%以上,同时我还注意到一点,江阴银行前10大股东持仓占比都不高,大都是当地的民营企业,也有部分困难的民企陆续进行了减持,现在还有一家股东的股权要拍卖,这也影响了其形象,其作为江阴辖内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总部设在当地的商业银行,其股权还是应该有一定吸引力的,如果当地政府、国资委出面参与,将会带来明显的利好变化,利好今后其发展,当然这只是我们个人投资者的一个猜想,同时江阴银行管理层也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这也可以算一个有利因素。总之江阴银行是一个可以持仓待涨的成长性银行标的,长期持有将会获得一定的收益。缺点就是2022年股息分配不理想,前10大股东持仓不稳定。

由于我持有部分江阴银行股票,我的观点可能不是很客观,其他人仅作参考。

@今日话题 $江阴银行(SZ002807)$ #2023投资炼金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