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讲,经过年报的严格审计,国联造假的怀疑是完全可以排除的了。等到问询函回复以后,国联的信息披露可以说在A股达到了非常详细的地步,也会吸引很多公司研究。


【资料图】

今天主要是想聊聊,许多质疑国联的人经常都会说到的一个点,公司增长速度这么快,为何没有资本进入?假如有资本大举进入,国联的护城河又是什么?

(一)先说第一个问题:公司增长速度这么快,为何没有资本进入?

这个问题实际上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一个行业如果增速很快,又很赚钱,那么资本肯定会进入。

资本是逐利的,假设一个行业疯狂成长,ROE很高,那么迟早会吸引资本进入,拉低这个行业的平均ROE。但这里的关键是,资本“迟早”会进入,这个迟早究竟是什么时候?

拼多多2015年成立,而淘宝在2020年才推出了模仿拼多多的淘宝特价版,京东也是在2019年9月才推出了京喜,而拼多多在2018年7月已经成功上市,并且2019年已经做到了300亿的营业额(2018年才131亿,2017年甚至才17亿)。也就是说,资本的“迟早”进入,一定是这种商业模式已经打开了市场,资本明确认识到这个领域有利可图,且利润很大的时候,才会进来。

在国联以前,市场对b2b电商一直是怀疑态度。阿里做了那么多年,它的1688网,做的实际上也是批发消费品。国联在招股书里自己列出的同行公司,也就是慧聪集团、上海钢联、焦点科技、生意宝等,这些企业实际上都比较苦逼,ROE都不高,利润也微薄,关键是成长性也不好。

而国联的增长速度呢?营业收入因为受到口径变化的影响,在问询函披露前无法做出准确的比较(实际上按照GMV的口径也可以),但利润额可以看出来,自从2014年左右转型电商业务以来,净利润从2015年底的0.12亿,迅速增长到2019年上市后的1.59亿,再极速增长到2022年报的11.26亿,年复合增速达到了90%。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在b2b领域,国联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快的发展呢?国联自己认为,这是因为他有国联资源网,而且国联资源网已经有了超过十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信任的客户,通过转换这些信任客户,所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够飞速成长。这就是种子用户。而随着公司规模的增长,沿着产业链纵向深挖,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并且可以把供应商转化为客户,把客户转化为供应商。同时,公司还在不断拓展新的品类,新品类又可以按照之前的经验,迅速成长。国联资源网积累种子用户+产业链纵向深挖+品类横向复制扩张,是国联自己总结的成功经验。

这个打法,为什么其他厂商没有学习呢?比如生意宝,同样拥有化工资源网,为什么没有取得国联那样的增长呢?

个人看法,因为淘宝、京东所代表的消费电商模式太成功、太深入人心了,所以搞工业电商也往往模仿消费电商的模式,即在网上开店,等着顾客上门。但实际上,但工业电商的客户,他们根本就没有动力在网上销售,因为网上的客户一般都是小客户,一旦客户的需求量大,就会直接和厂家联系获取批发优惠。而且对于厂家来讲,在网上打出的价格也不可能是真实的优惠价格。他们最需要的,是稳定的供货商和销售渠道,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网上购销。所以,消费电商的打法在工业电商领域完全行不通。

而国联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完全避开了消费电商的模式,它在网上开店,但网上只是一个展示的窗口,它实际上走的还是线下的渠道,通过和国联资源网积累的客户沟通,归集下游订单,再统一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再将货物分发给各个客户。国联管理层一直在讲,利润是买出来的,就是说买的越多,上游供货商给予的折扣也就越多,国联手里掌握的可供分配的利润池就越大。这和消费电商的模式纯然不同。

所以,很多人说国联的网站、APP的人流量小,以此来判断国联造假,就是根本不懂国联的商业模式。国联是一家互联网电商,但电商只是一个展示窗口和下单支付的平台,他真正的销售、成交仍然是以线下为主。

对于现在的工业电商行业来讲,最大的国联目前的利润也并不高,资本还看不上。盛景彭志强总之前讲,市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联模式(b2f)的潜力。那资本又怎么会进来呢?特别是对于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巨头来讲,工业电商本身就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苦逼的领域,且消费互联网这个赛道本身也很赚钱,而且同时期还出现了增速超过国联的国民级应用拼多多,彻底搅乱了本来以为已经定型的电子商务市场格局,又怎会轻易进入工业电商领域?

(二)第二个问题,假如有资本大举进入,国联的护城河又是什么?国联是不是一碰击溃呢?

要做好b2f的反向供应链模式,就必须有足够多的下游客户资源,这对于外来者很困难。B端客户本来就很看重供应链的稳定性,现在国联做得好好的,一个外来者如何能够把它抢走呢?外来者只有低于国联的价格,才能抢走客户,但问题是,只有积累了足够体量的客户,才能找上游供应商谈判拿到便宜的价格,没有积累到客户,又如何拿到便宜的价格?那答案就是打补贴和价格战了。但工业品领域的价格战,和消费电商领域的价格战,其体量不是一个规模的。消费电商的一个获客成本,一两百就是很高了;但工业领域的获客成本,恐怕10万都是一个小数了。B2f的特殊性,让国联的客户具有saas行业一般的依赖性和稳定性,替代成本很高,这就是国联的护城河。

$国联股份(SH60361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