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海油的业绩出来了,根据交流会上CFO的汇报及后来的问答环节,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并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于净产量是优秀的,上涨了8.9%,增加储量是很可观的,去年57.3亿桶,去年生产了6.24亿桶,今年剩下净储量还有62.38亿桶,等于去年新评定了62.38-57.3+6.38=11.46亿桶。关于经营现金流可以看出折旧大概是600亿左右。业绩之前已经知道,没啥好意外的。分红在我看来,是不符合预期的。不过汪董事长很自我满意的说了股息率有13%,确实在数字上看是很亮丽的,但是他没有对比国际优秀的石油公司的PE是在6-8倍,而中海油在3.5倍。如果股价到了6倍的话,股息率就只有7.5%。对于这一点,我表示不满,但是在资本的社会,我们股少言轻,就接受现实吧。确实,这个分红还是可以的,只是不符合我的预期。
(资料图片)
如果单从指标上看,去年的业绩都创出了历史新高。而桶油成本还是历史地位,这个值得为管理层点赞。可以从下图看出从2011年以来,桶油成本下降了28.2%,产量也是持续上涨。
利润是翻倍了,但是他所谓的领先同行业的股息收益率,我确实不喜欢这样的对比,因为没有可比性。在上文已经做了解释,讨厌汪董事长的嫣然自得,自娱自乐。
从上面这两个图片中,我可以看出产量增长是优于国际其他石油公司,而且今年替代率实现近五年来的新高182%。这都是优秀的表现。
国内国外新建成项目稳步推进,几乎是按计划推进的。所以接下来几年的产量增长预期是可以完全实现,甚至实现超预期的增长。
新发现,在新技术,高投入下,新的发现实现正向发展,为后续高产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新能源,我总结了一下根据汪董事长的回答,目前来看,新能源集中于海上风电,特别是远海风电,指的是双百风电,离岸100公里,水深100米,可能海油有技术上和工程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更多的是集中于前期资源的获得,而非投入建设。更具CFO的回答,投资金额大概是5%-10%的资本开支总量,这个不包括在资本开支金额内,是另外的投入,但是这个是相对于5年的总额,可能会出现前两年投入很少,后面会加大投入。所以在2025年前,新能源不能给海油带来实质的收益。关于氢能,目前不是主要方向,而且成本太高,没办法实现大面积应用,汪董事长预测是2030年可以实现商用。关于光伏发电,估计也就是西北一些地方的应用,不会很大规模。所以新能源5年内不会对中海油起到业绩上的提升。
业绩上,我们根据数据上看,天然气的价格是增加了23.5%,这属实让我有点意外的惊喜,毕竟天然气很多都是长协,而且几乎是涨多跌少。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中海油以后天然气的占比会逐年上涨。这也是我继续看多的一个特别关键点。
这个净现金流有1100亿,而分红只有1.45港币大概只有600亿。这个可以看出管理层的吝啬。
业绩是值得肯定的,还有产量是值得期待的。面对今年的困难,我看到CEO的回答,我感觉他一定是背景很硬的人,因为他的回答在我看来是答非所问。关于今年如何实现国资委对于企业利润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的要求,他讲了一堆可有可无的,而且感觉就是照本读,对于企业的全面了解没有徐总的从容。他谈到了几点,我也总结出来给大家,新的投产桶油费用控制在35美元以下,还有通过新技术新程序,提高采收率,控制递减率在9.9%。总之,他让我对于中海油是扣分的。最后综述以下,往年的分红平均比例是42%,今年是43%,等于对于今年超高的收益无视,这就是央企的弊端。接下来5年的油气增产将保持在6%,到2025年可以实现日产200w桶石油当量。对于股息的误判,可能我对于去年的分红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021年末期分红只有0.5港币,特别分红是0.68港币。其实今年还是降低了分红比例,今年的净利润是去年的2倍多,但是分红不到1.82倍。石油不用去预测,因为我们无法预测,里面关系到的因素太多了,就如林伯强董事说的那样,他做了二十多年,模型做了很多,但是都无法预测油价,特别是短期的油价。不过目前从鹅乌冲突长期化导致供应链混乱,还有需求回升到接近2019年水平。估计接下来几年油价会保持在70-89之间。所以就这样静静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