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下 $丽珠集团(SZ000513)$的基金持仓和深港通持仓情况。只叙述事实,没有判断。
每年8月31日前,基金披露半年报全持仓;每年3月31日前,基金披露年报全持仓。截止目前,基金全持仓已经披露完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统计了一下,2023年1月1日前上市的、市值超过200亿的化学制剂个股,共计14只。其中只有3家上市公司,基金持股占流通盘比例低于5%,排名倒数第一的为$健康元(SH600380)$,持股比例4.22%;倒数第二海思科,持股比例4.65%;倒数第三丽珠集团,持股比例4.90%。
很戏剧化。2020年Q2,丽珠集团基金持股11.94%,排名第二,仅次于健友股份。
如果我们观察持股比例的变化,1-2年时间,华东医药基金持股比例从2.42%变为13.4%,科伦从1.89%变为7.88%,信立泰从1.65%变为5.12%;恩华从1.79%变为16.43%。只有丽珠一家公司,2022年的基金持仓低于2019-2021年区间最低值。处于极度消极时刻。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1)丽珠这个基金持股比例,有较大修复空间,风水轮流转嘛。(2)观看上述股票的走势,基金从来都不是逢低吸纳,而是追涨,可能哪天丽珠涨上去了,基金自然而然就开始关注买入了。
2、关于近期深港通数据
2021年初至今,丽珠的深港通持股有四次较大的变化:
第一次发生于2021年8月-2022年1月,由2739万股提升至4228万股。第二次发生于2022年3月-2022年5月,由3940万股降低至2311万股。第三次发生于2022年9月-2022年11月,由2287万股提升至3286万股。第四次发生于2023年2月至今,由2687万股提升至3836万股。
联交所是披露持仓席位的。如果我们分开席位看,可以看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次变化,源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席位持股量由700多万股快速提升至1400多万股。
第二次变化,源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席位、JPMORGAN CHASE BANK席位大幅减仓,1个月内,前者从1200多万股减至500多万股,后者从1000多万股减至200多万股。事后看,该次减仓发生在人民币贬值前夕,表明这两个席位的资金对人民币贬值嗅觉灵敏。
第三次变化,源于其他重点席位(MORGAN STANLEY HONG KONG SECURITIES LTD、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TD、高盛(亚洲)证券有限公司、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 LTD等)快速增长。(注:这几个席位经常共同行动,有着较强的关联,丽珠最近几年每一次波动都和其相关)。
第四次变化,主要为花旗银行席位的增仓,从200多万股快速提升至近1000万股。本周五,此前一直消停的其他重点席位加仓了269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