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投资,必须要知道企业价值是由它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决定的。

也就是说,价值在未来,而不是现在,或者过去,已经取得的成果。

~~~~


(资料图)

拿周星驰举例子特别贴切。

周星驰和梁朝伟同时出道,但出道后的境遇却完全不同。

梁朝伟出道后没多久,就成了巨星,出演了大量经典角色。

周星驰出道后,总是在各种跑龙套,还当少儿节目主持人。

如果从当时的个人经营成果来看,周星驰和梁朝伟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

当时电影市场认为,梁朝伟的价值超周星驰百倍。

但,电影市场真的对吗?

错的离谱。

梁朝伟只能算非常优秀的演员,周星驰却是可以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

电影市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

因为电影市场只看当下或过去的成果,你这个演员过去获得的成果越多,电影市场给他开的价码越高。(趋势投机)

哪怕这个演员实际的水平支撑不了这个价码。

直到有一天,这个演员过气了,电影市场投资失败,认栽割肉,然后才会重新定价。

从电影市场整体角度来看,演员太多了,它没有精力关注每个演员的实际发展和能力,所以只能看表面。

~~~~~

但是作为投资者,你是压上身家的,如果你也是这种后视镜,以过去的成果论英雄,过去成果越多,开的价码越高,

那割肉出局,基本上是必然的。

因为这就是追涨杀跌。

投资者的本职工作,就是发现企业的实际价值,按合理价格去投资。

而不是让市场告诉你,这个企业值多少钱,这实际是人云亦云。

如果你是个电影市场的投资者,当时就不应该以天价投资梁朝伟,或者以地价抛掉周星驰。

投降者,投的是演员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天价投耀眼光环。

~~~~~

回到股票市场,道理是完全相同的。

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不代表什么,因为成果都是综合因素形成的,

也许天时地利人和,在机缘巧合下都凑到一起,这个企业想不发财都难,经营成果自然不错。

就像小沈阳刚成名的时候,他自己确实有一些能力,各种机缘又非常好,一下就取得非常好的经营成果。

但是,经营成果并不只代表能力,还和机缘有关。

小沈阳当时的能力,是支撑不了那么大光环的,所以他非常明智,开始潜伏,用来提升他自己的能力。

对于企业也是如此,经营成果代表不了它的能力。

所以,拿企业历史财报,按趋势去推演未来,这其实就是后视镜,怎么可能对呢?

如果按历史经营成果推断未来的方法,周星驰成名之前,这种推断方法的结果就是,

周星驰一文不值,是价值陷阱。

~~~~~~

那投资该怎样做,只畅想未来,不关注历史吗?

当然不是,未来是以历史为基础的。

昨天还是个小学生,明天就变成了个博士后,这显然是胡扯。

我们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是这个企业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它的经营成果,更不是它的光环。

作为投资者,只为企业的实际能力开价。

因为企业的能力,决定了它的未来,

虽然不能决定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的具体数量,

但是可以作为将来获得丰厚经营成果的保障。

也就是听天命尽人意,把自己该做的做好。

将来能不能发财,不仅和能力相关,也和运气相关。

~~~~~

财务报表当然也要研究,但是研究它的目的,不是用历史财务报表推测未来。

而是用财务报表验证企业的经营能力。

比如,某一项业务,经营成果是负增长。

这是不是就是说,它的能力降低呢?

不一定。

因为这是受经营环境所影响的。

也许经营环境冲击特别强,虽然是负增长,可是负增长很小,

这说明,这个企业的这项业务的抗压能力很强,相对同业,能力反而是大幅提升了。

比如,某一项业务的经营成果大幅增长,那是不是说,一定是能力大幅提升了呢?

不一定。

也许这项业务偏离了企业战略目标,只是投机赚了一些钱,

过多的投机,说明这家企业没有战略定力,不仅不是好事,还是危险兆头。

所以,那种单纯那种企业报表数据乱鼓捣的,

并不是投资者,而是投机者。

~~~~~

投资的时候,投资者到底应该关注什么?

其实就两件事。

一是企业干了什么。

二是企业干的对不对。

你首先要知道企业到底在做什么,才有评判的依据。

其次,你必须要懂得这个行业和企业的经营逻辑,才能知道企业做的对不对。

这才是投资者真正该做的事。

~~~~

我很烦那些,唯数据论。

不是数据不重要,而是首先你得会看数据吧。

数据摆在你面前,你要看啥,你知道吗?

数据是用来验证逻辑的,不是让你吹牛b的。

你连逻辑都没有,看毛数据啊,给你数据有用吗?

逻辑,逻辑,逻辑,

这才是投资的核心。

其它的所有东西,都是辅助分析逻辑的。

不分析逻辑,看什么狗p数据啊。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