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DMO们都陆续发布了2022年报,对各家主要的财务和运营指标进行简单对比,不带任何倾向色彩,只陈述观察到的情况,文末列出公开披露地址。
三星贴心的给我们回顾了市场空间,2022年生物药市场规模达到3,600亿美元、而其背后带来的CDMO规模达到140亿,二者被认为基本都会以10%的速度增长。
除了总体数字以外,至少还有两个明确信息:一是CGT占比现在仍非常有限、且即使较为激进地估计四年后也只占生物药的10%出头,水小鱼小,CGT CDMO就还得等上几年;二是头部集中度迅速增加,结合下面收入数字会发现,前四家占比从2020年的52%提升到2022年的67%。
Lonza仍是绝对霸主、市场份额超过20%,几乎两倍于第二名,基数大了增速就相对平稳;药明已经基本坐稳了老二位置,且凭借近几年的超高增速,开始试图拉开跟老三的距离;三星增速也还算快,东亚果然盛产卷王;BI基本上已经有点躺平了。
不过这几年市场都会关心新冠贡献问题,目前来看各家CDMO业绩中肯定多少有一定的新冠来源、但整体而言占比并不太大,其中药明直接披露了新冠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28%降到2022年的22%,而Lonza并未单独披露生物药部分新冠情况、但其化药部分2022年有较多新冠药订单也可以理解。
药明和三星都披露了订单和项目情况,药明的在手订单金额和项目数量都比三星增长更快,且药明订单仍多以研发阶段为主(它也是前四大CDMO中唯一从早期项目起家的),而三星是以商业化阶段起家、近几年逐步切入研发阶段。
尽管在大肆扩建产能,药明生物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基本都能保持稳定,并处在同业中较高的水平,Lonza相对利润率水平偏低,三星生物前几年因大规模产能尚在爬坡而利润率偏低、近两年已经赶上药明。
药明生物虽然收入规模已跻身第二名,但产能规模还远达不到其他几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规模相对较小的一次性反应器来支撑客户研发阶段需求,单位产能的报价较高;而近几年药明投入大量资本性支出,迅速扩建产能,直至22年才首度实现自由现金流转正。
$药明生物(02269)$$药明康德(SH603259)$$CXO概念(BK2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