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民日报发了篇文章,一句话总结: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国家的战略机遇。


【资料图】

什么是科技革命,答案很明显,人工智能。什么是产业变革,我们参照日韩的产业转移历史可知,人口红利殆尽,制造业外移之时,国家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高端产业做到世界前列。否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日韩的索尼,松下,三星等科技巨头,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扶持起来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中国什么时候制裁过美国的科技企业?如果有一天中国对ASML的光刻机进行安全审查,觉得不安全就不让卖了。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中国的光刻机可以达到和他一样的技术水平。

笔者认为,中国对美光产品进行安全审查的公告,具备了时代意义。这代表中国存储产业升级的拐点,几十年前,中国制造抢走了韩国的制造业,韩国依靠三星依然成为发达国家。今天,中国制造往东南亚迁移,中国也不得不出现 “中国版三星” 。

不评价好坏,只能说历史浪潮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光热发电。是上周国家能源局出了一个规划,1、尽快落地2.8GW光热项目;2、至2025年,每年新增3GW开工。这肯定不是建着玩的,现在规划不多是因为经济性不强。考虑到自带储能,国家肯定找了大量专家算过,算上节约储能成本未来是有经济性的,才会出此规划。

容易推出2025年之后每年新增规划会再次提升。

虽然看似3GW不多,但是这个行业非常特殊。

在国内集热技术领域形成双寡头格局,在光热项目投标中具备领先地位。目前已建光热项目只有首航高科和可胜技术(西子洁能占股11.16%)完成。第一资金门槛高,第二技术门槛高,全世界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不超过5家,技术上相对垄断。

各家券商估算十四五期间每GW光热的投资额140-200亿不等,假设取中位数170亿,对应每年510亿的总订单,只有两家分,再怎么保守算净利润也非常可观。

笔者找多家机构朋友交流过,光热这个规划大家没有任何预期。保守一点说,和刚出规划时的储能行业有一定相似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