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主要的绿电公司业绩大多已经发布,华润电力作为绿电优等生,无论从资源质量和单位盈利,都大幅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受制于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高企,光伏项目盈利性无法保证,公司实际完成的新能源权益装机增量仅1.7GW,低于22年初指引6.3GW。绿电最引以为傲的成长性可以说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在商业模式和股息率相对不占优的情况下,投资绿电的吸引力是什么?2023年,电力公司会像前两年市场所预期一样,出现火电扭亏并绿电实现高质量的成长性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关于22年新能源净利润的调整:
2022年公司新能源归母净利润85亿港币,表观上,相较于会计调整后的21年新能源净利润89亿看似有下降。拆分来看,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兑港币贬值7.6%,影响港币呈现的净利润减少6.5亿;由于折旧摊销政策改变,增加了利润5.8亿港币,两者影响基本相抵;此外,22年风电装机yoy+8%,利用小时yoy-3%,上网电价yoy-3%,三者相乘综合算下来公司还原回人民币利润微增1-2%同比,与装机微增相匹配;
2、火电盈利条件着重关注三要素:标杆电价、长协履约率,市场煤价格
标杆电价23年多数省份仍然按20%顶格上浮,华润长协履约率22年上半年76%下半年86%,23年按照保守80%的履约率,市场煤1100元估算,华润的入炉标煤价格在1010元左右,对应火电度电盈利在2分,按1400亿度电,净利润28亿,归母贡献至少20亿元。
去年业绩会管理层透露过,公司火电的盈亏平衡点是标煤1090元/标煤,再加上对电煤保供政策的落实加强,23年华润火电盈利的确定性提高,起码做到不拖累公司业绩,火电又又又一次期待业绩反转~;
3、绿电的项目储备和消纳
风电当前项目总计:投产15.5+在建4.8+核准7.4=27.7;
光伏当前项目总计:投产1.2+在建5.6+获得指标9.4=16.2;
两者合起来在手项目储备超27GW,平均造价45亿估算,每年投产9 GW,自有资金需投入120亿元;未来看公司年经营性现金净额至少有200亿元(净利润85+折旧140=220亿HK),减去30亿分红,考虑折旧现金流无法对应增加借贷杠杆,公司现金流压力较大,考虑分拆新能源资产。分拆后,可降低负债压力,快速发展分光,好在A股发行,享受翻倍的估值融资;但市场可能考虑像华电一样通过控股新能源将产生折价;
消纳:按照管理层透露的“十四五时期五大四小等十四家央企提出的新能源装机目标加起来有6.8亿”,根据22年全国装机结构数据,风360光390GW,即使这6.8亿装机都是在未来三年完成装机,在2025年10亿kwh发电量预期下,风光发电量占比依然为24.4%<25%。(计算条件:分光各340,风2200h,光1300h)可见,十四五时期的装机目标即使都预期完成,电网消纳依然在合理范围内,十四五时期的公司装机增长相对可靠度较高,绿电公司的成长属性确定性还是很高,限制因素23年来看都已经排除。
4、华润电力估值:
(1)保守确定性利润:仅考虑在手储备的风电贡献,不考虑新获取的资源量
风电:15.5*4.6+(在建4.8+储备7.4)*3=110亿元=126亿港币;
股息率:现价买入22年末期股息0.376港币=降低成本至760亿,2023年股息率100*0.4/760=5.3%(在手项目年均投产4GW风电,贡献利润14亿hk)2025年126*40%=51亿港币/760=6.6%;
预期净利润CAGR:22年底85亿HK,预期3年内并网,第4年起完整贡献利润,2025年达126亿HK,增幅48%,CAGR 10%;
(2)中性可预期净利润:光伏贡献利润,风电持续获取项目,火电贡献盈利
火电如上文归母按70%的比例,贡献归母净利润20亿元,港币23亿HK;
光伏:光伏装机规模较小,目前投产1+在建5.6+储备9.4=16 GW,模型计算当前组件价格1.6元/W情况下,1300h的光伏项目净利润平均利润有1.2亿元,华润受益资金成本低有1.4亿元利润,所以预计未来这部分贡献净利22亿元,26亿HK。
预期2025年公司利润总规模在126+26+23=175亿HK,估值2023年6倍,2025年4倍。
$华润电力(00836)$$长江电力(SH600900)$$中国神华(01088)$
#2023投资展望##2023投资炼金季##电力ETF#@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