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口腔集采不断落地,通策医疗的股价也从上个高点170多一路下跌到120多。有些人看到的是机会,有些人已经“认清形势”,清空出场。对于通策医疗我其实也没有深入了解,但它肯定是要符合行业发展逻辑的,我就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聊聊口腔医院或诊所如何增长,如何枝叶长青。希望给想投资口腔行业的朋友一点帮助。
很多人一提到牙科医生都会想到,不进医院也可以自己开。的确,口腔医生可以开独立门诊,但绝大多数的牙科医生自己开门诊都开不大。这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开门营业就要面对工、商、消、卫等等部门,既要运营诊所,又要经营诊所。而对于大的口腔医院来说同样也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要符合当地的各种要求。所以现在很多业内知名医生出来后都是合作模式,投资人出钱,并且应对外部,医生只管内部技术。
对于口腔圈其实本地属性非常强,通策再有名,当地没有医院的话,老百姓几乎不知道。本地口腔如果有知名度,之前多是靠口碑积累下来的。在本地的时间基本都比较长,有十几二十年的,也有两三代人的,开的好的话也会有几家连锁。连锁店其实就能形成广告,走到哪都能看见。当然即便是在本地想多开几家店,最重要的也是要考虑医生够不够铁。毕竟老板对医生其实没什么约束力,今天在你家,明天可能就去隔壁了,老板也不可能用什么保密协议限制,因为牙科医生靠的就是手艺,无所谓什么保密不保密的。你说从你家离职了,三年不能在本地干本行业更是无稽之谈。所以可想而之,如果外来的企业来本地开诊所这些问题也都要面对,而且难度可能更大。这就是另一种在本地扩大知名度的方式了,比如莆田系的医院,海量的广告砸下去,扩大知名度。毕竟诊所级别的是砸不起广告的。这就使得莆田系医院可以快速扩张(回头我们单独讲讲莆田系的模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
如果一家大型连锁(比如通策)想到一个新的地方开设口腔医院,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建医院不是闹的,所以通策基本都是找本地的口腔医院,或者有一定规模的口腔为主的医院来谈合作。这样其实一举两得,一方面,节省了开新医院的成本,也不必去大量的招募医生;另一方面,之前的医院已经在本地有影响,可以减少宣传的投入。这里最大的难点就是,人家愿不愿意跟你合作,河北省内应该只有沧州口腔医院做的不错,跟通策合作之后管理体制和运营都有很大的提升,营收可以想象。而早年在唐山,想和我的母校下属的口腔医院合作,最终是医学院的领导意见没能统一,结果没能合作。
可以明确的是和通策医疗合作,长期看对原医院是非常有利的。无论是门诊量、营收,还是在当地的影响力都会显著增加。但很多有条件合作的医院,领导班子能不能看得更远,就决定了能否合作成功。毕竟以前赚的少还是自己说了算,现在能多赚了,但是外人要进来,就要考虑考虑了。我觉得这是通策向外扩张、延伸面临的最大挑战。
至于集采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影响只在这段时间里,并不会打乱原有的层次。对于每月2000块养老金的老年人来说,嘴里少了5、6颗牙,以前种植7000一颗太贵,现在种植4000一颗同样也不会选择。3000块钱半口活动义齿才是最佳选择。而那些相对年轻或者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4000一颗的新品牌同样也不会选择,那些临床应用时间长,效果可靠的大品牌才是最好的选择。
就像一个球友说的,他去跟医生了解种植牙,最终医生还是建议他选择一万一颗的,而不是4k一颗集采的品牌。理由也很意味深长“选择这个1万的吧,对你好,对我也好!”
口腔行业肯定是一个长坡的赛道,但厚雪还需要慢慢积累,集采不一定是利空,换个角度考虑,集采可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种植牙,可能让种植牙市场空间扩大了。随着外部政策的落地和稳定,行业内部也会不断分化和平衡,这需要时间,雪也会越来越厚!
$通策医疗(SH600763)$ $瑞尔集团(06639)$ $N登康口腔(SZ001328)$ #种植牙集采价格落地,通策医疗一字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