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东阳光药(01558)$$博瑞医药(SH688166)$
1.2022年7月第七批仿制药集采,奥司他韦75mg胶囊剂,共采集量1400万粒,东阳光药以0.99元/粒 最低价位中标。
按照这个规模和价格,奥司他韦胶囊供货时间为期三年,供货2023-2025,下次集采会在2026年后。
(资料图)
2.2023年3月第八批集采,奥司他韦干混悬360mg瓶装,共采集量115万瓶,东阳光药以19.7元/瓶价格,第二低中标。
按照这个规模和价格,奥司他韦干混悬供货时间为期三年,供货2023-2025,下次集采会在2026年后。
由此,奥司他韦可以集采的所有剂型均已集采,下一波的竞争来自2026年后。
对于东阳光药的分析:
先上结论:奥司他韦集采对东阳光药整体影响非常小,负面效益可以忽略不计
原因如下:
1.壁垒,原料药合成工艺与中间体专利分别保护期到2024和2037年,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奥司他韦原料药生产商。
颗粒剂独家剂型专利到2026年。
2.品牌保护。举个例子,布洛芬常见且集采,一百多家公司有批文,但是卖的最好的是美林。
可威作为品牌,未来也有同样的效果。集采进去的奥司他韦用的是广州东阳光药的批号,而非是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的批号。规格是30粒/盒,而非6粒 10粒每盒的规格。
所以,作为 品牌,可威是被独立经营。
3.数量极低。得益于2021-2022新冠lockdown对流感的阻断,集采的基础报量非常低,共计奥司他韦胶囊+干混悬=255万盒/瓶
每年共计金额为1400+2265万元(按照东阳光药的报价算)
那么,对于流感当前的情况,这个量远不够。
所以才出现了这么一幕:平台无货、地方医保局十倍求购
4.剂型优势。众所周知,可威颗粒剂是最大的销售和利润来源。
干混选目前主流剂型是360mg,用55ml水溶解,摇晃,用取药器 取药(换算一下比例),之后将剩下的放到冰箱里,下次用的时候继续摇晃后按比例取用。最大的问题是这东西可溶性不好,给药比较麻烦,还需要冰箱保存
干混悬其实一直都有,但是一直没有市场,不好用是客观的。
5.说说看不见的手
从集采角度,降低医保支付,用一些量 换一些低价,但是从市场角度,极低集采价是否可以覆盖企业成本,是否能激励企业大量生产?还是仅仅用这个价格供应一下集采量?顺便做一下广告。大家都可以去考虑
6.还有就是流感的特殊性
这个病确实不同于慢病,市场需求量不稳定,爆发的时候非常快,对于非奥司他韦主要产品的企业,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去做这种产品,成本高,供应不稳定。这也是东阳光药的优势。
总体看,未来4年是东阳光药奥司他韦的黄金时期,期待品牌优势更具价值,期待其他产品快速放量,期待新药多多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