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测方法是指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的一种方法。分析预测的方法有许多种,财务预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通过跟踪收集历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按照一定方法进行前瞻性分析,以此作出合理预测。
(资料图片)
对于银行业财务指标预测更难,涉及面广、变量多,不同经营周期存贷利率变化,不同资产规模及配置,各类资产存量情况,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风险量化参数设置等等。
通常企业财务预测方法是自上而下,由营业收入开始逐步计算到最后净利润。而我是通过自下而上反向推测企业经营数据与净利润是否匹配、合理,作出较为适合的预测。
这是我对兴业银行2022年各个季度净利润预测使用的方法与数据:
采用2012年至2021年季度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运用这个方法做预测有其合理性也有不足,合理性是企业经营持续性,经营各个季度净利润因应不同的经济环境或高或低,取其平均数起到平滑作用,也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通过不同的季度净利润增长率情况,了解企业会计处理习惯、方式及经营规律。不足的地方是突发经济政策或不可抗事项对企业经营成果产生冲击,使财务数据暂时失真。
采用这个方法对2022年净利润进行预测,全年偏差1.68%(可能是巧合),金额差13.87亿元,其中2022年各个季度、年度都出现偏差,但幅度不大,其中第四季度偏差最大,预测净利润204.82亿元,实际194亿元,相差10.82亿,幅度达到5.88%,这个是最大的偏差,这个净利润预测方法有参考价值。
运用这个模型对2023年净利润预测,结果如下:
按照十一年历史季度净利率增长平均数,预测2023年净利润将达到1037.4亿元,增幅13.53%。要实现1037.4亿元净利润,按照2022年净利润占比41.56%,假设在2022年营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需要达到1037.4/41.56%=2496亿。较去年增加273亿元元,增幅达到12.28%,按照兴业银行2022年全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看,想达到这个净利润增幅概率极低。
这个预测数据出来后,结合2022年全年经济运行延续性和对2023年第一季度国家经济运行情况及银行业整体情况影响,有必要作出修正。那么2023年第一季度预测净利润322.21亿元不合理,既然不合理就要重新修正。如果按去年净利润275.8亿同比增长10%,达到303.4亿,同样假设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与2022年一样净利润占比46.52%,营业收入要达到652.2亿(303.4/0.4652=652.2),同期对比增幅9.98%,很显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息差处于下降趋势、非息收入由于疫情影响,投资收益遭遇债券冲击等三重因素会延续1月份,而2、3月份会逐步修正,修正多少不清楚。第一季度贷款重定价的影响,第一季度要达到652.2亿元营收不现实,那么究竟多少营收和净利润才合理呢?
2013年至2022年十年预测数据如下:
2013年至2022年十年季度净利润增长算术平均数预测数据相对小一点,但还有偏差需要修正。
有以下利好实质性事项:
一季度国家经济运行数据如下:202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4.5%
2023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信贷投放顺利实现“开门红”。
2023年第一季度疫情后属于恢复期,各项数据正逐步修正。
第一季度新增贷款创历年新高概度大,超过2000亿有可能。
2023年4月初部分中小银行率先行动,纷纷下调存款利率5-15BP不等。(对第二季度正向影响)
兴业银行2012年至2022年季度新增贷款季度数据
2012年至2022年兴业银行季度净利息收入
2020年至2022季度净息收入趋势图
2022年季度利润表财务数据简表:
延续2022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第一季度净利息收入下限有可能达到381亿,上限389亿,增长1%至3%,理由是:第一季度新增贷款规模大概率超2000亿,按照年均息差2.10%推算,全年新增约42亿净息收入,每个季度由于投放的时间不同,一个季度增加10亿左右净息收入,打个五折也有5亿新增息差收入,可以弥补重定价息差减少。
而2022年报透露的关于息差表现 (摘自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 2.10%,同比下降 19 个 BP,主要原因是受 LPR 下调等因素影响,贷款定价下行,存款竞争激烈且成本保持相对刚性。为缓解息差收窄压力,公司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加大实体支持力度,加快结构转型调整,报告期内贷款日均规模在生息资产中占比上升至 59.37%。负债端突出客户经营,顺应存款定价机制调整与客户风险偏好变化,继续保持结算型存款拓展力度,并通过挂牌利率下调,有序引导中长期存款定价下降,定期存款成本同比下降 7 个 BP。抓住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有利环境,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市场化主动负债结构优化和成本下行。第四季度,公司净息差环比提高 9 个 BP,利息净收入环比增长 5.92%,资产负债管控政策取得较好成效。”(第四季净利息收入375=353.7*1.0592)
有大V分析认为第四季度提高9个BP是一次性不可持续,我认为不一定,经营有其持续性,年报中第四度比第三季度净息差提高9个点可以提升375-353.7=21.3亿净息收入。如果第一季度继续深化调整资产负债表调结构,那么净息收入正增长是可以期待。
大部份信贷资产到期在一季度重定价,虽然存在利率走低的不利因素影响,在平衡各方面因素,重定价不可能太低,也不可能太高,对第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影响有限。同时,年报中也这样陈述“展望 2023 年,公司将推动资产负债表再重构,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相对高收益的信贷资产占比,并逐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管控负债成本,加大结算型低成本存款拓展力度,并加强中长期存款定价管理,保持息差处于合意水平。”
我估算了一下,兴业银行2023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大概率会正增长,增长多少呢?大概率在1%-3%之间。大概率在381亿至388亿。
2022年度兴业银行投资类生息资产在延续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后有望趋缓,但是还要下降多少预测不了。按去年季度投资收益平均数75.5亿作为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预测较为合理。另外去年第四季度债券暴跌也会在2023年第一季度进行修正,修正多少,较难预测。
去年总收入450亿,月平均收入112.5亿,而第二、三季度净收入低于月平均收入,而第四季度122.9亿与第一季度相差10亿左右,那么可以推算第一季度不会低于120亿。
加大科技投入是兴业今后发展的主线,费用在去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今年会适当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可能与去年持平,适当增加合理,增加5%至10%左右合理。
2023年疫情后,经济回暖,2022年公司信用卡违约不良率4.01%将会趋缓,不良率不会在此基础上大幅提高,计提信用成本将相应减少。去年季度平均计提信用减值120亿,第三、四季度分别只有70和80亿,因此可推测第一季度的信用减值计提在100亿左右,如果营业收入大幅增加,信用减值相应加大计提,否则会适当处理。去年是通过减少计提信用成本保持净利润的增长,今年可能不用减少计提信用成本保持净利润的增长。
按照兴业银行会计处理手法及年度报表汇总数据,整体经济情况及第一季度信贷投放等诸多因素,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及解读,通常第一季度业绩通常是年度最高收益,我认为兴业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不悲观,可以乐观一些,兴业银行大概率净利润大于去年同期275亿这是可预期的,大多少,主要取决于净息差的情况,这个又是最难预测的。
主要预测简表如下:
这个预测会存在偏差,但他只是提供我们一个方向性预测方法。对于兴业银行第一季度财务数据不悲观,稍微乐观、理性一点也不过分,把握好方向,方向性不要出错即可,太精准不现实也不太可能,模糊正确即可。$兴业银行(SH601166)$$建设银行(00939)$$招商银行(SH6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