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今天开车在路上,一直思考一些问题。对于接下来的选择,其实是有一些难受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股池,都是看好的个股和方向,我等着风口和低位梭哈就行了。但是这个股池很久没更新了。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今年的投资选择,几乎锁死了数字,带路,国资中特估。另外因为注册制的因素,之前等待低位的个股,纷纷进入了中位进行横盘。这样的后果就是,我看不到这些个股的投资空间了。也许可以挂机一两年,有个50%的空间,但是这就不符合我的设想了。


(相关资料图)

另外往年的时候,都会有轮动行情,就像之前医药消费食品啥的,打到板块低位,到了每年的一些时候,都会有反转预期,空间50-100%。但是今年可能没了,举例来说,一是医药可能看不到太大的反转,二是食品消费也进入了合理估值区进行横盘,看不到投资空间。这样的板块有很多,唯一可能有点想象力的可能是电力吧。

综上所述的情况,被迫只能去数字,带路,中特估国企,然后找个机会挂着。有一句话,信要早信。既然看准了方向,那就相信认知吧。

然后回想一下今年的选股过程,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反复揉捏,同时也要配合对当下时局和实际市场的感受,

例如$久远银海(SZ002777)$ ,数字信创里面最赚钱的企业,超高毛利率,年年增长,医保改革,门诊报销。自己也去医院体验数字化的便利,央企背景。

例如$中工国际(SZ002051)$ ,带路政策明显,国策支持,破局关键,海外业务占比高,疫情影响杀到低位,中字头背景

例如$江中药业(SH600750)$ ,中药政策支持,业绩提升,消费属于大于药物属于,养老支持,国资背景,横盘低位多年

这些票选出来之后,其实是很安心的。但是目前做了很多其他尝试,也是想用类似方式,不过看了几百只,也找不到比这些更好的票,实属有些难受。

最近看了看高位的其他票,其实都是有类似情况的。例如福晶科技,国资背景,国产替代,技术储备,科技牛市,业绩稳定。

思路大体是这样,手上现在其他票比较难受的点在于,国资背景不够厚重,也不在风口。例如朗姿股份,我去感受了当下轻医美这个市场的火热,无论如何朗姿肯定还有很高的成长空间,但是TMT大牛市,其他细分赛道再强,也需要业绩的支撑才能搞出情绪溢价。

不过由于的确没有太好的选择,现在我也只能在细分赛道的龙头里去做更好的筛选了。认知告诉我这些细分赛道是有强的预期,只不过需要的是时间验证了。

同理还有那个停车场,高铁安全系统,以及那个金融信创+数字乡村的buff怪之类的吧。确实很难选了,机构已经拼了命怼TMT了,不过散户犹豫了,但是人们也都不想换板块,只想等TMT跌下来杀入。人人都这样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喝点没有肉味的汤吧。

第一次感觉到选股的困难,也许多出去走走,找找细分热门,为以后做点准备,会好一点吧。

不喜欢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感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