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是2023年最新的经济判断。蓦然回首,2022似乎已被抛诸脑后,那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回忆,对于消费行业来讲更是如此,但是,仍然有在困境中前行的企业。

伊利股份2022年财报显示,营收净利再刷历史新高!疫情三年,伊利股份是唯一一家营收、净利保持稳健双增长的综合型规模乳企,其营收超过了行业第二与第三之和,并且距离在不断拉大,乳业“一超”的格局稳固。所以,这是怎么做到的?拆解财报,一探究竟。


(资料图)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31.7亿,同比增长11.4%,净利润94.3亿,同比增长8.3%,尤其要注意2022年四季度的特殊性,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和冷饮三大板块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分别为3.1%、65.9%和72.1%,在高效组织应对下,扭转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营收数据按产品来看,2020-2022年,液体乳营收761亿→849亿→849亿,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29亿→162亿→263亿,冷饮产品62亿→72亿→96亿,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三年来公司“第二曲线”的优美弧线。将液体乳视为公司发展的压舱石,而奶粉及奶制品则是公司发展的助推器,稳定的基石业务和高速增长的第二曲线,夫复何求?

笔者去年三季度参加了伊利投资者日活动,码了一篇文章《三个维度看伊利股份五大业务》,从消费趋势、竞争格局、营销渠道三个维度看液态奶、奶粉、奶酪和冷饮等业务,应该是非常详尽了,借年报和一季报之机聊一下其中的变化与展望。

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一季度居民消费的复苏是不及预期的,放开后消费复苏的过程较为缓慢,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那么需求层面的成长逻辑是否依然完好?公司在业绩会上回应,可以从长期与短期两个维度去看。

聊到国内乳业的增长空间一定会先搬出几个数据:①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奶及奶制品的推荐摄入量由每天的300克增加到每天300-500克;②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不及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连隔壁亚洲国家也打不过,而且地域发展不均衡,三四线城市下沉空间更为广阔;③疫情三年显著推升居民对健康生活品质的需求,乳制品消费量持续提升。

伊利股份第二曲线锁定奶粉业务,主要是抓住婴幼儿奶粉新国标的二次配方注册和成人奶粉应对老龄化趋势的机会,判断战略机会并在资源分配上侧重倾斜,以期打造出新的大单品并推动业务持续高成长。

婴幼儿奶粉产品新国标于2023年2月22日落地,针对配方成分含量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市场参与者不但需要增加开支升级生产线,还不得不为注册产品配方而支付额外费用,这会导致部分中小型厂商退出市场。

看着我冰柜里的巧乐兹、冰工厂和甄稀,还能说点啥,28年了,稳居冷饮行业龙头地位。看看数吧,2022年营收95.67亿,在行业第一的基础上同比增长30%+,这其实是抓住了产品属性从防暑降温转向休闲食品的市场机遇,拓展了增长潜力和成长空间。

以上,是赚钱的部分,再来聊聊花钱的部分。

经常看综艺节目的少不了看伊利的广告,公司在业绩会上对费用率和销售费用做了分享,主要考虑两点:①国内三四线城市下沉,竞争品类包括豆浆、水、饮料等,饮奶习惯培养和品牌教育需要持续投入费用;②新品迭代非常快,在保持原有品牌竞争力的同时宣传新品牌,通过线上线下传播吸引消费者尝新,以此来创造新品增长的动能。

公司在业绩会上表示,前几年品牌培养带来较好的回报进入收获期,规模效应推动费用下降,品牌渠道投放更加精准降低相关费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提升效率,2022年疫情对费用率的短期影响消除,2023年费用率将重返下降通道,费用率下降对利润率提升将有明显贡献,公司维持2025年实现9%-10%利润率水平的目标

伊利股份的战略目标是“2025年进入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登顶全球乳业之首”,熬过了最艰难的疫情三年,随着第二曲线的加速起飞,营收规模增长伴随利润率提升,预计2023年公司将进入业绩提速期

冬日已去,春天来了。

$伊利股份(SH600887)$$上证指数(SH000001)$

@今日话题#雪球星计划##2023投资炼金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