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科创板外,年报和一季报业绩披露期基本结束,或许目前市场暂时不流行企业价值的研究,概念、资金、热点是目前大家喜欢讨论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要沉下心去研究企业本身。

宁德时代一季度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过去几年连续翻倍的业绩或许很难再现,但是未来几年保持一个相对高的增速,是可以实现的。09年之后的腾讯没有一年业绩是翻倍的,但不影响长期价值的实现。宁德一季度动力电池营收增速73%,储能营收同比增长276%。两块主营业务都继续保持非常高的增速,随着原材料价格恢复正常,利润水平也逐步恢复正常区间,过去一年宁德时代加强了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这对未来盈利能力是有比较强的保障。

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发布了凝聚态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超500Wh/kg,年内能实现量产,还有车规级版本。我认为市场低估了凝聚态电池,宁德在业绩说明会和车展上,连续透露“航空”字样,凝聚态电池首发是在载人飞机上,按照公司的公开信息,应该今年就能看到装载凝聚态电池的航空器,电动飞机时代可能准备到来。我们以前畅想过新能源时代的交通方式,其中一点就是电动飞行器的诞生,电动飞行将大幅降低人类飞行的成本和门槛,电动飞行器会让人类的日常交通从二维变为三维,将带来交通工具数量的量级提升。前两年宁德年报包括公司管理层多次公开讲话就多次提过电动飞行的概念,那时我以为可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按照宁德这次的发布,我们有望今年就看到。假设电动飞行成为现实,需要超长续航的邮轮、长途运输的卡车,同样将大幅走向电动化,新能源革命的广度将大幅提升。


(资料图片)

钠电池也正式落地,首发在奇瑞汽车的产品上,能量密度160Wh/kg,年内实现量产交付;4C快充麒麟电池首发理想汽车纯电车型,10分钟可充400公里,随着极氪、理想等麒麟版产品的出现,电动汽车正式进入1000km续航时代,从2023年开始,新能源的续航焦虑已经逐步成为过去式。

目前宁德时代的动态市盈率跟三大运营商差不多,既然行业成熟,增速较低,多年不涨的“中特估”都能迎来春天,为什么不愿意相信,高速发展、估值历史低位、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龙头也会重新迎来春天呢?目前宁德时代的走势已经逐步收敛,位于一年半周期的收敛末端,逐步接近变盘时刻。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我们可能会被市场折磨上百次,但我们只需要等到我们赢的那一次,而这一次,我相信正在到来。

隆基的年报和一季报也出来了,我们认为总体还是不错的。目前的业绩其实也是前两年经营决策的结果,实际上不能完全反映未来。去年我们分析宁德和隆基21年年报和22年一季报的时候,曾对比过宁德和隆基在面对成本暴涨下的(《业绩分析与科技成长投资》)应对区别,这种区别也决定了接下来几个季度的基本面情况。隆基的当下,是前两年的保守、踌躇、“躺平”的结果,但拉长看,这种决策未必是错的,历史上鲁莽扩张最后失败的案例也非常多。

目前市场声音普遍认为,隆基业绩表现不佳,行业地位下滑,我们则发现隆基从前两年躺平、停滞的状态,已经重新转向扩张、前进的状态,这样的变化才是决定未来基本面的关键。

从营收、现金流等角度看,隆基的业绩实际上非常稳健,经营状态也非常好,我们知道影响利润的方式很多,但是一般来说,营收、现金流是比较实在的数据,从去年二季度开始,隆基的营收增速肉眼可见的快速提升,营收保持高速增长。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产能进入满产状态,新技术路线逐步开始出货,一季度影响利润的原因也逐步解决,隆基走出了最差的时期。

合同负债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标,同时印证了我们的判断,合同负债是客户的预收款项,这个项目的数值越高说明订单越充足或行业地位越高。隆基一季度的合同负债为15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5%,同行对比,晶澳占22%;天合占28.7%;晶科占37%;中环10.5%;通威占15.9%;阳光电源占31%。从这里可见隆基的订单是非常足的,印证了隆基目前的生产状态。

我们认为这份年报和季报中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相比21年和22年上半年,隆基开始重新展露出扩张的姿态。21-22年两年间,公司固定资产几乎持平,对应产能的投入情况相对缓慢,自22年四季度开始,在建工程的金额已从三季度的32.9亿提升至53.6亿。一季度,隆基已有部分HPBC产能确认为固定资产并开始进入量产阶段,公司正式开始踏出接近两年的停滞状态,重新进入到扩张阶段,而这才是决定未来基本面的关键。

在21年时我们曾对隆基有过这样的判断:隆基的一体化正在使过去以硅片环节为获利重心正在向电池片以及组件上转移。电池片的价值将通过组件来体现。当时能做出判断的依据是,PERC单晶组件的效率已经逐渐接近理论上限,新的TOPCON、HIT或BC路线主要是电池片领域的创新,因此新的电池片技术是PERC后的发展重心,也是能够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环节。

受产业链价格波动以及新技术路线难度的影响,隆基并没有在21-22年扩张,而同行在这两年之间一直在扩张规模。隆基在22年依然是行业第一,但同行相对隆基的差距越来越小了,这是规模和新技术推进上的综合表现。隆基在22年四季度也意识到需要加快推进规模和新技术的扩张,新的规划体现出。下图为22年的产能对比和23年的规划对比。

从图中可见,同行们的产能规模已非常接近,隆基在22年时除组件外各个环节已无绝对占优,但新的计划若能达成则能重新取回优势地位。通过对比,我们也能将21年时的判断再有所延展,新电池片技术的扩张是行业的方向,业内的竞争将围绕在装载新电池的组件上。头部企业的一体化扩张趋势更加明确,一体化投入也意味着更大的资金需求,新竞争者会面对更复杂的技术路线选择以及更高的资金投入,因此光伏对新进入者的门槛会有所提高。毫无疑问,光伏已正式开启新技术路线的竞争,竞争也将更多集中在头部企业之间

根据产业的信息,单晶电池环节扩产从立项到投产通常需要6-8个月,因此HPBC电池在22年四季度立项后,最快可在2023年中报体现贡献,届时将会验证HPBC路线是否能在行业普遍的TOPCON路线中形成差异化优势。TOPCON可以通过在PERC产能上增加工序升级而成,那么这种技术升级的本质更多是PERC同质化竞争的延续,而HPBC路线则每个制造环节都不同于PERC,无法通过在PERC产能上改造而成,是一种新的探索,隆基需要在新技术上展现出优势,如果隆基能够像过去一样证明自己,那么毫无疑问,当下市场的悲观将成就历史性的买点。

最后讲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今年很火,成为A股市场最热的热点,我们没有参与这个风口。这并非我们不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是我们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是无法在现阶段的A股的人工智能领域挑选到好的标的。

在股市赚到丰厚的利润无非三个关键:一是底部(估值低)买入持有,二是敢于重仓(好公司),三是上涨过程拿得住(基本面)。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就是要在低估或合理时敢于买入好公司,并且能长期持有。但我们知道,根据我们的投资理念,最近热炒的AI概念个股,与历史上无数次热点一样,我们都无法把握。我无法做到,在22年12月底要买入跌了五年的360或者过去两年最多下跌60%的科大讯飞,当这些股票大幅上涨之后,我无法做到重仓它们,或者哪怕我在底部买入,我也很难保证在上涨50%之后不选择卖出,它们的基本面无法支撑我持有到现在。因此上述说的三个关键,我没有一条做得到,那就意味着我根本无法在这些股票上赚到钱,所以我只能选择无视。

但是若说我们完全没有参与人工智能也并不是,英伟达我们去年12月开始建仓,是我们的持股之一,看好的正是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景,当时Chatgpt还没这么火,我们也不知道今年人工智能领域会这么热。我们在去年《Nvidia,yes!》的文章里,回溯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成绩,这些研究,让我们在英伟达下跌70%后选择买入。

同样,我们在21年的文章《十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中认为,能达到10万亿美元市值体量的公司,目前最有可能来自于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们非常认可人工智能的进步和未来的前景,我也相信中国也会有非常好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只是目前A股市场追捧的一批公司,我们暂时还未发现有独特和领先的竞争力。技术并不是做个ppt、股价翻几倍就会出现的,是需要积累、沉淀、时间的。

看着热炒的股价,我们也不必担心无法参与人工智能的投资,从历史上看,改变人类的科技机会,总会有较长跨度的机遇,不会几个月就结束。但新技术革命投资机会,特别在发展初期,往往伴随大量的失败案例,让投资者损失惨重,一定泡沫对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只是对投资者来说,恐怕并非如此,唯有真正做出成绩的企业,才能让投资者获得长期的丰厚回报

市场经历了两年的低谷,我们处于历史大底,有很多优秀的机会值得挖掘,并非一定要追寻热点。坚持价值投资和专注企业基本面或许无法让我们抓住这些短期暴富的机会,但是能让我们更长久地去做这个事业,十年前刚做投资的我是这么想的,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是这么认为。

$宁德时代(SZ300750)$$隆基绿能(SH601012)$$英伟达(NVDA)$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