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宋城交出一季报,一季报增速不错,但收入利润绝对值不是太高,特别利润方面,利润率距离恢复到正常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自己给宋城一季报的点评是“有了阳光,但不灿烂”,一方面说明一季报实际不及预期,另一方面意味着宋城即将灿烂——五一是前菜,亚运助力,暑期才是最旺季,宋城即将迎来全面复苏。

未料隔日宋城股价大跌,自己挂单13.96元买入,没能成交,最终在14.40~14.45元/股的价格增持多笔,宋城演艺担任球队的另一个前锋,此次买入动作成为上一次在15.66元/股清仓式减持宋城后的首次增持,而之间的时间间隔已经一年。

——本来大前锋这个位置我是打算用海康机器人的,但自己很难判断下半年海康机器人上市后的估值能飙到多高,到时候不确定自己能不能下得去手。而宋城23~25年的增速我看来可以满足大前锋这个充分进攻的位置,所以这三年可以先用宋城演艺当前锋位,后面再做调整。


(相关资料图)

自己一直以来都非常看好并喜欢宋城这个公司,根本原因是公司的行业前景、高壁垒及盈利模式。但由于去年以来公司估值一直没有比价优势而迟迟没有买入,而是不停的减持,买入估值性价比更高的汤臣倍健、海康威视这两个公司,一直以来宋城与汤臣的市值并驾齐驱,不分高下,而今年以来宋城演艺先涨后跌,从去年市值高过汤臣倍健20~30%,到昨天低于汤臣倍健10%,而汤臣倍健的估值并没有高估,甚至依旧处于偏低状态。

此刻我认为宋城演艺的投资机会或许已来,于是多笔增持宋城演艺。

我认为今年的宋城还是很难用PE估值,主要原因是当下的它依旧不是正常经营的状态,但我看到了明年的它可以回归正常化,即所有已建完项目均实现正常开业,人们完全不再担心疫情,完全回归到疫情前的状态。那么在14个项目正常开业(上海、佛山、西塘)的情况下,明年公司的利润有非常大概率将超过疫情前,即超越13.4亿元,以去年的业绩为基数,今年预计增速会很高,明年预计将达到50%,后年也将实现高增长。

按机构一致预期明年利润15亿以上,给到宋城的估值中枢37倍,估值区间30~44倍,明年的市值区间在450~660亿之间,折算到23年的收益率10%~34%。

这是在保守的历史估值体系下给出的23年参考性收益率,但我认为这两年有可能成为宋城脱离5年、10年历史估值体系的时候,因为这对公司而言不仅是复苏,也是自增长,而且高增速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一方面公司业绩有可能在明年全面超越15亿,另一方面公司估值有可能按“PEG=1”演绎。

这样的考量对自己来说并不是机会的考量,而是风险的考量,即对一个好公司跟踪多时,却因过于纠结绝对的低估而导致可能永远错过的风险。于是4月28日自己以一个相对于今年比较合理的价格买回了宋城,自己的综合持股成本也被拉升到了9.74元的警戒线——在去年疫情反复折腾的时候,自己一直认为当时的宋城认认真真跌破10元才是最好的,结果资本市场对公司的态度太热情,该跌的时候不跌,但10元/股依旧是我对宋城估值安全边际锚点的最后防线。

当下自己对宋城依旧还有几个疑问:

1.佛山、西塘的开业时间?

2.珠海项目虽在集团公司,项目后期如果发展的符合预期,是否还会重新纳入上市公司?如果不符合预期,是否也有可能重新纳入上市公司?

3.上海项目整改后将会达到如何的火热度?——上海项目很关键,深刻影响着公司二次扩张的逻辑判断,甚至我认为是决定公司市值能否进入千亿级别的关键。

而中(3年)、长期(10年)影响宋城演艺业绩的我认为有几个大点:

1.项目扩张进度与成功率(关键项,项目成功则利多,失败则利空);

2.人口老龄化(利多);

3.经济复苏、符合预期增长(关键项、利多);

4.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利多);

5.国家法定放假时间增长、休假时间增多(利多);

6.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利多);

7.交通进一步便利化、新能源车普及导致的用车成本降低、人员流动增加(利多);

8.管理层更替(可能利空)。

至此,球队配置:

大前锋位:宋城演艺(三年预期增速50%,旅游演艺,低分红);

小前锋位:微芯生物(三年预期增速40%+,创新药,无分红);

中锋:海康威视(三年预期增速15%,科技制造Aiot,中高分红);

得分后卫:汤臣倍健(三年预期增速15%,可选食品,高分红);

控球后卫:双汇发展(三年预期增速5%,必选食品,超高分红)。

23.4.30$宋城演艺(SZ30014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