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小组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这份预算报告也被形象地称为“国家账本”。数据显示,2022年,去年财政收入约为20万亿元(预算的96.9%,增长0.6%),支出约26万亿(完成预算的97.6%,增长6.1%)。《报告》显示,去年的财政收入20万亿中,其中税收收入约为16.6亿元,下降3.5%;非税收入约3.7亿元,增长24.4%,主要是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国有资源 (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增加较多。财政收入加上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收入总量约为22.8万亿元。
支出方面,《报告》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为26万亿元,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支出总量约为26万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支出与收入的差额)约3.4万亿元,与预算持平。那么过去一年,财政的钱花在了哪些领域?效果如何?1地方预算收入下降2.1% 中央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从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支出来看,报告显示,2022年,去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为9.5万亿元,支出13.3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88万亿元,下降 2.1%。加上转移支付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为20万亿元,支出22.5万亿元,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据悉,2022年,中央加大对地方的财力支持,中央部门支出下降3.5%,全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9.71万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42万亿元,增长17.1%。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助力地方特别是县区全面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基层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2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 社保支出达9.1万亿元《报告》指出,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为7.8万亿元,下降20.6%,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万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约为7.3万亿元,财政补贴收入约为2.4万亿元;支出约为9.1万亿元,当年收支结余约1万亿元,年末滚存结余约11万亿元。3财政支出在民生领域占比较高从支出结构来看,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26万亿元支出中,比例较高的集中在民生领域,分别是:教育支出占1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1%,卫生健康支出8.7%,农林水支出8.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1%,城乡社区支出7.4%。
4购置税免征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今年的《预算报告》提到:2022年,中央财政通过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更是达到93.4%。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共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79亿元。据悉,2023年,这项财税政策将继续实施。5老旧小区改造共改造16.7万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5年,城镇老旧小区共改造16.7万个,惠及2900多万家庭。2023年的新的一年,财政收支规模将有何变化?资金将重点投向哪些领域?哪些人、哪些市场主体将从中受益?2023年我国赤字率拟按3%左右安排 专项债限额拟增至3.8万亿元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为21.73万亿,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收入总量为23.63万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约为27.51万亿,增长5.6%,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1万亿元以上。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突出加力提效,加力主要体现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赤字率拟按3%左右安排,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3.88万亿元,比2022年增加0.51万亿元。专项债发行限额拟按3.8万亿元安排,比上年增加0.15万亿元。1保障就业 加大民生支持预算报告明确说,今年将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本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其中,教育支出最多,占到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14.3%;卫生健康支出占8.8%。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3年中央财政预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健康方面,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9元。2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精准性针对性去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给市场主体带来的减负纾困作用明显。全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超过2.4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缓税缓费7500多亿元。在减税降费方面,今年预算报告提出“完善税费优惠政策”,要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突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预算报告指出: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阶段性降至1%,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分别实施5%、10%增值税加计抵减。3支持高新企业发展,支持制造业发展预算报告指出,今年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安排65亿元,增加20亿元,推进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高地。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33亿元,增加44亿元。对于这份“国家账本”,你有何新发现?欢迎【评论区】聊聊~